中國改革開放獲巨大成功,而蘇聯改革屢遭失敗
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幾乎與中美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同步。30多年來,中國改革從農村到城市,從微觀到宏觀,在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民主法治建設等各個領域展開,並不斷深入,已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對外開放也取得巨大成就,無論在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和知識,還是在對外投資、實施“走出去”戰略方面,都不斷取得新進展。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美在經貿和投資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持續擴大,對兩國經濟發展不斷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互利共贏的格局基本形成。
而蘇聯的經濟改革自上世紀50年代起就有過嘗試,均未取得成效。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葉,面對國內長期積累的各種問題堆積如山,經濟停滯不前,居民收入下降的困難局面,蘇聯發起了雄心勃勃的全方位改革,以“新思維”試圖在經濟、政治、外交等各個領域從根本上改造傳統體制,但由於急於求成的心態,對改革的複雜性和艱巨性認識不足,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犯了致命錯誤,導致改革失敗,對蘇聯的解體起了催化劑的直接作用。因此,蘇聯與美國在經貿和投資領域的合作在雙邊關係中長期滯後,直到蘇聯解體前2年才有些起色,但為時已晚,未能對兩國關係的改善和發展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中國的發展戰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蘇聯經濟社會畸形發展
文章表示,從1979年起,中國開始全面改革,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把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作為國家發展的首要任務。中國的發展戰略是基於對國際形勢的科學判斷和國內的實際情況做出的。
中國對國際形勢的兩個基本判斷是,和平、發展、合作是當今世界的大趨勢,新的世界大戰打不起來。中國必須一心一意搞建設,聚精會神謀發展;外交工作和軍隊建設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國防開支保持在較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