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陳坤耀與中評社青年記者對話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12-02-09 00:08:03


 
  我在任校長時就有一個理念,招收外來的學生是為香港本地的學生著想,希望香港本地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接觸到世界不同地區的人,增加學生的國際接觸面、擴闊視野。開放大學的校園是為了讓全世界的學生可以到香港,與本地學生交流,使其獲益。所以不能將教育定性為一種產業,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

  另外檢測和認證產業,香港主要還是做中藥測試,成就不大。至於創意產業,這個需要政府大規模投資、扶持,沒有政府的支持,創意產業無法起步。在“六大產業”中,我覺得香港可在環保這一方面發展,但依照是以中介的形式參與。因為珠江三角洲在未來會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投入,而且還會伸展致內地,香港可以在這一方面與國內配合,有發展前景。 

  我認為我們不能太過冀望“六大產業”,而是應該著重於中介,在中介的角色中求變和尋求新的機遇。現在大多數的機會都是要依靠祖國,中國的經濟仍在轉變之中,對服務業的需求會逐漸增加,香港應該在這方面尋求機會。 

  中評社記者:歐債、美債危機未解,全球經濟會否出現大衰退、大蕭條?香港如何應對挑戰?

  陳坤耀:我的觀點和主流的觀點有些不同,現在各界對經濟都看得很淡、很灰暗,我並不認同。我覺得現在的情況和以往的金融危機不同,我不會講現在的經濟會有大蕭條和大衰退,我認為在過去幾年和未來幾年中,經濟都只會處在一個接近衰退的邊緣,經濟將會在接近衰退的邊緣徘徊,上下反覆,繼而回升。

  原因有三,一、不能單單用歷史來預測經濟的方向,用歷史來預測是需要靈活變通的,世界的環境是不繼改變的。以前,世界經濟沒有亞洲和中國的參與,現在這一地區已經變成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我看不到中國會出現很大的“岔子”,而中國加東盟,加上台灣、韓國和日本等,是很強大的力量,這一力量將會繼續成長,繼續成為推動經濟的動力。現在我看不出亞洲區會出現很大的經濟危機。有很多人擔心中國的經濟會崩潰,會硬著陸,我認為這種觀點是有些心理因素作祟,因為他們看到中國的成功有些不甘心。從實際的數據上看,中國的所謂危機並沒有那麼嚴重,總體的形勢仍是好的。外國專家對中國的看法也不夠透徹,例如說中國的銀行有很多的壞帳,但中國銀行的壞帳多數是有國家的支持,這和外國單一商業銀行的壞帳有很大的分別。有國家的支持,壞帳很容易解決,並不會嚴重影響中國銀行的運作。所以不能太過以外國的觀念來分析中國的經濟情況,文化的差異使很多外國人在看中國問題時不夠透徹,繼而產生悲觀的預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相關專題: 與中評社青年記者對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