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新“內閣”要有正確的財政新理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5 10:56:17  


  中評社台北2月5日電/馬政府過去四年來,最受爭議、最被批評者應屬租稅政策。這次“內閣”改組是馬英九第二任期的開始,而馬英九也說要做脫胎換骨的改變;但如果未來“財政部”依舊把自己定位為“經濟部融資局”,部長對“國家”財政的觀念依舊混沌不明,則“中華民國”財政斷無健全之可能,台灣要脫胎換骨恐也成為一句口號。

  聯合報社論說,台灣財政問題不是遠在太平洋才剛剛成形的熱帶低氣壓,而是已然進逼到“總統府”與新“內閣”眼前的颱風。依據公債法規定計算,“中央政府”債務餘額上限的數字是五‧三兆,而今年底“中央公債”餘額已高達五‧一兆,只剩二千億的新債額度。而過去四年,每年“中央”新增債務都超過三千億。換言之,新“內閣”一上任就可能面對預算編不出來的窘境。新任“財政部長”如果不能馬上提出具體的財政穩健措施,未來新“內閣”將年年遭遇預算危機。

  社論提醒新財長幾個重要的觀念。第一,千萬不要有提高公債法上限的念頭,因為舉債是有成本的,而這些成本將斷送未來四年脫胎換骨的所有可能性。“中央政府”公債今年底就將超過五兆,如果以利率四%計算,單單利息支出就超過兩千億。台灣每年租稅收入僅一‧五兆,表示“財政部”努力再努力收到的稅,什麼都不能做,就馬上花掉了二千億。放任財政問題不解決,甚至在公共債務法裡要替地方政府大開舉債之門,揩未來子孫的油,都是極為不當的鋸箭作為。

  馬政府如果不願面對租稅負擔率過低的真相,未來台灣的政府預算結構將越來越像“農委會”。“農委會”每年一千億預算,近半數全付了老農年金。如果台灣的財政不脫胎換骨,未來“中華民國”的稅收,會不會有一半全拿去付利息與各項年金?總不成馬英九與新“閣揆”,變得像“農委會主委”吧!

  第二個要強調的觀念,就是“不要錯將租稅視為因應景氣的手段”。不久之前,“財長”李述德在答覆記者如何透過租稅手段健全財政的提問時這樣說:“景氣低迷時,政府須減輕稅負,擴大支出……。這些反景氣循環財政政策,就像生病必須看病投藥,是政府必須發揮的功能。”殊不知,在所有經濟學文獻裡,租稅都被視為長期手段,因為它涉及世代正義、貧富差距、產業公平、國際比較。以往,歐美國家確有以短期政府支出做調節景氣的手段,卻從未聽聞以長期租稅手段來對付短期景氣的說法。

  歷來政治人物不敢濫用減稅手段的另一原因,來自於民主政治稅負易降難升。扁政府時期,土增稅由原先減半徵收兩年到永久減稅,就是最好的例證。如果“財政部長”一方面用大方舉債支援短期措施,另一方面又用大方減稅的長期政策來應付短期問題,那麼此種蒙昧的觀念就必然造成台灣財政的快速惡化。

  財長第三個該有的觀念,就是要了解“政府支出通常無法創造政府收入”。違反這個觀念的著例,就是此次公債法修正案,竟提出放寬地方政府得以“預算”的二‧五倍為舉債上限。易言之,只要地方政府錢花得越多,就可以借得越多。政府修橋鋪路並不會產生收入,即使借錢做建設,也無法合理化政府的債務增加。“量入為出”為中國古訓,是財政紀律的鐵則,也是理財教育的ABC。卡債風暴後,台灣社會都知道信用額度應該要與月收入掛勾,才不會釀成巨災。希望新“內閣”的“行政院會”,此會期不要再提出公債法修正案這類的奇異法案。

  社論最後說,“財政部長”當然是“內閣”的一分子,但絕不該淪為“經濟融資局長”。府院高層越想要“財政部”“配合因應景氣”,“國家”經濟就可能越退步。若我們希望這一任“內閣”脫胎換骨,則“財政部長”的理念就一定先要脫胎換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