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台灣經濟需要新的成長引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2 09:03:32  


馬英九要讓台灣經濟脫胎換骨,當務之急是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加速經濟轉型。
  中評社台北1月22日電/在歐債陰霾下,今年全球經濟充滿風險。世界銀行日昨發表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大幅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為二.五%,幅度為三年來之最,並警告金融海嘯導致的衰退可能再度上演,“開發中國家必須準備迎接最糟糕的狀況。” 

  中國時報社論說,政治人物通常喜歡報喜不報憂,不過,歐元區領袖已被歐債搞得焦頭爛額,德國總理梅克爾坦承“今年歐元區將比去年更艱困”;法國總理薩柯奇亦表示“今年是充滿風險的一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史帝格利茲則批評德、法等國主導的財政緊縮是“錯誤的方向”,歐元區可能出現非常嚴重的不景氣,“當務之急是刺激成長,歐元區領袖迄今還搞不清楚狀況”。 

  希臘債務危機延繞二年多,市場上有關希臘可能違約(破產)或退出歐元區的傳言甚囂塵上。希臘最大銀行國家銀行董事長瑞帕諾斯表示,希臘在歐元區的去留將在三個月內決定。國際貨幣基金(IMF)更警告說:“由於經濟前景惡化,希臘即使按照目前的減債計劃,恐怕無法把債務降至可以持續的水平。” 

  希臘在今年三月廿日將面臨一四五億歐元債務到期壓力,亟需歐盟與IMF提供新的一千三百億歐元紓困金,但條件是必須與債權銀行達成減債協議,並且提出四年財政減赤計劃。不過,希臘政府與債權銀行的協商遲遲無法達成共識,有“債券天王”之稱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執行長葛洛斯預期,希臘將成為歐元區第一個違約的國家。此外,意大利與西班牙在第一季共有一千五百億歐元債務到期,希臘一旦違約,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後果不堪設想。 

  歐債危機越演越烈,主要原因包括國家財政嚴重失衡,歐元區本身結構缺陷,還有主要國家領袖未能對症下藥,甚至開錯了藥方,導致危機進一步升高。歐洲智庫建議,歐洲央行應朝向現代中央銀行改革;歐洲的銀行統一由歐洲聯邦監理機構監管並提供必要支持;歐盟應進一步整合朝向聯邦的架構。英國《金融時報》經濟學家馬汀.沃夫認為,如果沒有這些改革,歐元區將瓦解,其代價將大到難以承受。 

  歐債危機升高,全球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別以為新興國家能夠脫鉤繼續持盈保泰。世界銀行指出,已開發國家用盡了財政與貨幣政策,開發中國家因為外資金流與貿易量雙雙減少,情況將比二○○八年金融海嘯時更為脆弱,包括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經濟成長已趨緩。 

  社論說,面對國際經濟情勢急轉直下,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難以一枝獨秀。前一波金融海嘯期間,政府大力舉債以刺激經濟,四年來債務暴增一兆三千多億元,依二零一二年總預算,“中央政府”未償債務餘額高達五兆一千多億元,占前三年平均國民生產毛額(GNP)的卅七.四%,逼近法定舉債上限四○%。在如此嚴峻情勢下,政府除非修法調高舉債上限,否則未來進一步擴大舉債刺激經濟的空間非常有限。然而,面對歐債危機的慘痛教訓,政府此時豈能輕易修法提高舉債上限? 

  在歐債的威脅下,多位學者專家建議政府應趁機加速產業升級,集中火力輔導新一波明星產業,讓台灣經濟脫胎換骨。以強勁對手韓國為例,在上一波金融海嘯期間,韓國政府全面發展“綠色經濟”,選擇綠能、生技等十七大新興產業成為新的成長引擎,要讓太陽能、風能像半導體、造船一樣,成為韓國創造就業的新動力,帶動新一波經濟奇蹟。如今“綠色韓國”的表現已讓歐美刮目相看。 

  台灣高科技產業擅長的低毛利代工模式似乎走到了盡頭,必須朝向高附加價值、品牌整合模式發展。馬英九勝選連任,企業界欣喜政策不會有空窗期,但面對新一波歐債危機,馬政府必須做最壞打算與最好的準備。政府推出的許多短期紓困與補貼措施,效果畢竟有限,馬英九要讓台灣經濟脫胎換骨,當務之急是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加速經濟轉型。這項改革的列車何時啟動,全民拭目以待。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