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正日去世的“衝擊波”到底有多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0 16:29:36  


據新華社、韓聯社、美聯社等多家國際媒體報道,朝鮮領導人金正日17日去世。圖為朝鮮中央通訊社1月31日提供的這張照片顯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前右)近日視察了鹹鏡南道鹹興市的重點企業。
  據朝鮮中央電視台證實,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在視察工作的途中由於勞累過度於12月17日病逝在列車上。消息一經傳出,這個位於東北亞的半島國家,即刻成了全球輿論的焦點。有報道稱,韓國政府在當天設立了非常對策委員會,準備應對有可能發生的一切新情況。日本內閣也迅速做出反應,防止朝鮮有可能“陷入動亂”中。當然,“高度關注”的還有美歐等國,他們甚至已斷定,金正日去世將會在朝鮮範圍內導致“巨大的衝擊波”。

  一位國家領導人的病逝,能引起全世界的矚目本無可厚非,但金正日卻足以牽動世界視線。這是因為無論從政體還是家庭而言,金正日的離世都屬於朝鮮的國家行為,其敏感性遠遠超過了一個在任美國總統或其他大國家領導人。儘管朝鮮有可能實現平穩過渡,但自此後東北亞及國際局勢能否持續平穩,則是東亞各國必須重視的問題。

  曾幾何時,這位統攬朝鮮黨政軍大權的人物,因發展核武與導彈計劃,與西方陣營的國家格格不入,他對內樹立威信,對外施行強硬策略,使這個2400餘萬人的小國幾度成為世界輿論中心話題。雖然如此,外界對其了解也不多,他與薩達姆、卡扎菲等政治強人不同,不僅很少參與外事活動,也絕少發表電視講話,即使到鄰國訪問也是“非正式”,往往離開後才被世人知曉,曾被稱為全球最神秘的領導人之一。

  與所有的政治強人一樣,金正日生前身後都充滿了爭議,在國內外的支持者與反對者都為數不少。有人說只有在朝鮮才能看到公平與民主,那裡的人不用為自己的吃飯、住房、教育、醫療發愁,一切都是公有配制;也有人說那裡是專擅政治的活標本,只有到了那裡才會明白權力是多麼神聖和重要,一旦擁有權力就是至高無上。

  也許人們對政治人物的評價很難做到客觀,事實上,朝鮮既沒有支持者說的那麼好,也沒有反對者說的那麼糟。由於西方的長期制裁和禁運,使朝鮮無法融入世界,“建設強盛大國”不過是種政治口號。一個土面積僅為120多平方公里的山地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成為大國。不過,建國幾十年雖飽受戰爭創傷和列強蹂躪,卻始終不在強權面前低頭,單憑這一點說,就足夠在世界人類發展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