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正日去世朝鮮局勢猜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0 16:20:25  


當地時間12月20日,朝鮮中央電視台播出了金正恩拜祭金正日的畫面。
  據外電引述朝鮮朝中社的消息,前天(12月17日)早上,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乘坐列車外出視察時,因為突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於8時30分去世。金正日葬禮將於本月28日舉行。 

  這是一個足以牽動世界視線的重大事件,鑒於朝鮮所施行的政治體制及其國家行為,我可以說,金正日的死,其敏感性甚至遠超一個在任美國總統或者其他大多數國家領導人的死。 

  這樣說的理由有三:第一,在朝鮮領導人更迭工作尚未完成,金正日的兒子金正恩尚未真正建立起不可動搖政治地位的當下,金正日的突然去世,可能會使朝鮮面臨權力再分配的鬥爭;第二,朝鮮以其地緣政治的敏感性,其政局的動蕩,會直接牽動韓國、日本、中國、俄羅斯、美國以及其他相關國家的決策與行動,如果因為朝鮮的政局動蕩而導致其核武器失控,或者地緣政治平衡被打破,則可能引發戰爭或者新的國際緊張;第三,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重要一員,朝鮮在任領導人的突然死亡,給這個陣營帶來了較為突然的秩序衝擊,而這個陣營的狀態,又直接和國際社會兩個意識形態陣營的爭鬥有直接關係。

  但是,不管這個事多麼敏感,它畢竟發生了,光是探討金正日死亡事件的敏感性,恐怕沒有太多的意義。人們更為關注的是,金正日之後的朝鮮——不管是不是金正恩真正掌權,我把它稱為“後金時代”的朝鮮——其政局將走向何方? 

  在我看來,隨著國際力量的深度介入,朝鮮政局最可能的走向是改革—— 

  不管是作為朝鮮的最強有力的支持者中國,抑或是朝鮮最大的敵對者美國,其實都不希望朝鮮發生內亂。因為一旦發生內亂,就會打破平衡。尤其是作為朝鮮的鄰國,中國絕對不願意看到朝鮮走向內亂或者戰亂。所以,在中美俄日等國的主導下,國際社會一定會努力避免朝鮮陷入內亂或者失控狀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