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書院VS孔子學院 對手還是朋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8 09:52:58  


  台灣書院10月將在美國開辦。馬英九表示,要讓台灣書院能夠與大陸的孔子學院相抗衡。不過,西方國家對中國漢字教學正在改繁為簡,這讓外界不禁質疑台灣書院將拿什麼與孔子學院相抗衡。

  學者指出,抗衡沒有出路,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與大陸雄厚的經濟實力及外交條件相結合,才能創造雙贏的局面,共同在海外弘揚中華文化,展示中華民族的“軟實力”。商報記者周武輝  

  美國擔心變相文化“台獨”

  對於“台灣書院”,馬英九明確界定:台灣是華人文化重鎮,舉凡儒教、佛學、禪宗、文學、建築、工藝、傳統民俗等,均得到較其他華文地區較為完整的保存與發揚。台灣將有系統地與歐美國家及地區合作設置台灣書院,開設哲學、文學、藝術等相關課程。

  台灣要在美國設立台灣書院,是想在海外推動台灣的軟實力。不過,台灣的這一構想一度遭到美國的疑慮。美國在台協會(AIT)執行理事施藍旗2月9日致函台當局,提出三項說明:組織、架構完整的語言教學不被美國視為“文化活動”;華語教學不能直接由“駐美代表處”人員處理;不能使用“駐美代表處”場地設施辦理,更不能收取費用。

  事實上,美國擔心的不是台灣書院的收費問題,要審查的可能是開設台灣書院的真實意圖。美國希望搞清楚,台灣書院會不會讓美國變成兩岸文化對壘的又一“戰場”,雖然宣揚的都是中華文化,實質卻是在國際舞台為突出台灣作展示,喧賓奪主的不在“書院”而在“台灣”。

  被美國潑冷水後,台當局只得改變方案,包括華語教學計劃暫時擱淺,以書法、茶藝、花藝與太極拳等課程取代。

  經過一番“突圍”,台灣書院最終獲准10月在美國紐約、洛杉磯及休士頓開辦。台當局表示,未來將逐步在歐洲、亞洲設立,將從“華語文教學及正體字的推廣”、“台灣研究及漢學研究”及“台灣多元文化的輸出”三大面向規劃推動台灣書院政策。

  大陸經濟夯 孔子學院後來居上

  台灣在海外華語推廣起步比大陸早很多,在馬英九提出台灣書院之前,台灣在日本、東南亞、美洲等華人社區就曾設有“中華學校”。“中華學校”除招收華人華僑子女之外,一些對漢語感興趣的當地人也可以報名參加。

  大陸改革開放後,漢語逐漸成為國際強勢語言,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大陸為了彰顯文化軟實力,於2004年在韓國首爾成立了海外第一所孔子學院。短短六年,孔子學院的數量已達282個,遍布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孔子學院除有漢語教學的功能外,還肩負著中華文化的傳播任務。

  與大陸的強勢擴張相比,台灣在海外的華文教育陣地卻日漸萎縮,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轉學簡體字,這讓以“中華文化正統”自居的台灣很不是滋味,馬英九因此喊出將台灣打造成“中華文化的領航者”的口號,打算重奪“海外的華文教育主導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