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食用醋標準又被誰綁架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9 17:48:38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次是醋出問題了。有媒體報道稱,全國每年消費330萬噸左右的食醋,其中逾九成為勾兌醋。

  “毒大米”、“地溝油”、“工業鹽”,開門七件事中,能讓我們放心的已經不多了,如今,最不顯眼的醋居然出問題了。據山西醋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透露:市場上銷售的真正意義上的山西老陳醋不足5%,也就是說,消費者平常吃的基本都是醋精勾兌的。我們的餐桌真的要全面淪陷了嗎?

  不過,這事如果深追起來,恐怕不能全怪不良商人。一方面,在通脹壓力下,國家不允許企業隨意提高醋的價格,不良商人只有通過降低成本來鋌而走險這再次無情地嘲諷了行政管制價格的幼稚。當然,更重要在於另一方面,國家允許所謂的調味醋生產,並且制定了國家標準。國家都允許生產調味醋,那麼,企業還有那種用28天來釀醋甚至放兩三個月到一年時間進行沉澱的耐心?誰不想用一天甚至更短的時間通過勾兌來完成生產。

  這麼說,我知道制定標準的專家們都不高興了。專家們興許會說,我們是允許調味醋生產,但我們要求的冰醋酸可是食品級的冰醋酸,並沒有讓不良企業用工業級的冰醋酸我們是允許調味醋生產,但我們要求配制食醋中釀造食醋的比例(以醋酸計)不得小於50%,並沒有讓不良企業隨意降低標準。這話似乎也沒有錯,但拿到行業人士那裡又是笑話了。你是制定了這樣那樣的標準,可是“食品級的冰醋酸和工業級的冰醋酸”至今中國檢測不了,這樣的標準不是自欺欺人嗎?你是要求“釀造食醋的比例(以醋酸計)不得小於50%”,但問題在於,你們又從未對配制食醋和釀造食醋給出明確鑒定辦法,企業在生產配制醋時是否加入了不小於50%的醋酸根本無法鑒定。那麼,這樣的標準是不是給不良企業提供造假的方便呢?

  這事讓我想起乳業標準之爭。在“三聚氰胺”事件後,善良的人們肯定以為,我們奶粉的標準一定提高了,但事實恰恰相反,1986年《生鮮乳收購標準》(即老國標)規定,生乳蛋白質最低值每100克為2.95克,細菌總數為每毫升不超過50萬個。而2010年6月施行的新版《生鮮乳收購標準》(即新國標)則把每100克生乳蛋白質含量下限從2.95克降到2.80克,菌落總數上限已改為每毫升200萬個。一句話說,就是我們的奶業標準倒退了25年。對於個中原因,素有“乳業大炮”之稱的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稱,中國乳業行業標準被“個別大企業綁架,是全球最差標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