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七七事變不能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7 11:56:42  


  中評社台北7月7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今天是七七事變七十四週年紀念日,這個日子,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郝柏村在他的解讀“蔣公日記”新書發表會上曾說,對於他出生前五、六十年的歷史,他沒有太太興趣,因為距離太遙遠了,但對於親歷親見的歷史,他有特別的感受。的確,對很多人來說,七十四年前的事了,套句現在年輕人常說的話,恐怕是沒有太多的“fu”。尤其,現在民進黨一心鼓吹“去中國化”,更讓人憂心,大家會忘了七七事變的精神與意義。 

  社評說,七七事變,是抗日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對十九世紀以來所受的各種屈辱,發出反抗的怒吼。當時國家所遭遇的屈辱,今人可能難以想像,但只要翻閱史書,頁頁都足以令人血淚俱下。七七事變,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轉捩點,從這一天開始,我們不再接受帝國主義的屈辱,從這一天開始,我們要捍衛我們國家的尊嚴。 

  從七七事變開始的八年抗戰時間,據“國防部”1946年統計,“國軍”作戰傷亡總計損失365萬餘人,至於平民百姓,初估傷亡也應有千萬人,財產的損失恐怕更為驚人。這八年,不知多少家破人亡,這八年,不知累積了多少對日仇恨,至今猶然未消。七七事變之後,雖然我們是戰勝國,但這是慘勝,國家元氣大傷。 

  社評說,七七事變對我國未來的影響,我們也不能忘記。如果不是抗戰勝利,台灣就不可能光復。雖然有些人美化日本的殖民時期,但全世界的殖民者都是一樣的,他們都剝削殖民地的勞力與資源,把殖民地的人當次等人看待,不論是教育、醫療等等,都無法與殖民者相提並論。日本人對台灣人也是一樣,壓榨台灣人,強迫台灣人當軍伕,當砲灰。因此,當抗戰勝利之時,台灣民眾是如何的歡欣鼓舞。 

  雖然後來的政治發展,出現了台獨的主張,那畢竟是令人感到遺憾的事。然而我們不應忘記,如果台灣不能脫離日本,就沒有今日的台灣,如果沒有八年抗戰的犧牲,台灣也不可能脫離日本。 

  社評說,歷史的發展,因緣變化,不免讓人感嘆。台灣被清廷割讓給日本,“中華民國”八年抗戰,從日本手中再把台灣拿回來,而國共內戰的結果,台灣竟然又提供了“中華民國”生存發展的機會。在國共對抗時期,我們把台灣當成復興基地;今天兩岸走向和平發展的道路,台灣不必是復興基地,但是其意義與影響更重要。因為台灣今天展現的,是中華民族另一種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核心是文化價值體系。台灣這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在各種文化的交會中焠鍊出我們獨特的價值體系與生活方式,也就是現在大家所謂的“軟實力”。現在的兩岸,不應該再是武力的競爭,而是生活方式的交會與影響,這或許又將改寫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 

  社評說,七七事變,改變中國的命運,也改變了台灣的命運。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下一代也不應忘記,因為這裡有屈辱,有血淚,有驕傲,也有未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