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對兩岸政治軍事議題談判的幾點思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6 00:52:44  


兩岸共同努力,創造條件,融合可期。
 
  (三)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

  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30周年重要講話中提出:“海峽兩岸中國人有責任共同終結兩岸敵對的歷史,竭力避免再出現骨肉同胞兵戎相見,讓子孫後代在和平環境中攜手創造美好生活”,“為有利於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安全顧慮,兩岸可以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我們再次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注9)

  1.兩岸和平協定應該成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基石。

  胡錦濤在重要講話中提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包括大陸和台灣在內的中國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兩岸同胞有責任把它維護好建設好”。這種“命運共同體”既是血緣、文化和民族意義上的,也應該是經濟上的。隨著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日益廣泛和深入,兩岸經濟相互依存性正在增加,朝著實際上的經濟共同體的方向發展。但這還不夠。如果兩岸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這將表明兩岸“命運共同體”在安全方面邁出重要一步,消除兩岸發生戰爭和武裝衝突的現實可能性,從而將成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基石。

  2.兩岸和平協定應該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重要支柱。

  胡錦濤在講話中再一次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

  大陸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2010年6月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英文縮寫ECFA)。9月11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完成兩岸ECFA協定的換文程式,該協定於12日正式生效,這標誌著兩岸經貿關係邁入新紀元,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意義深遠。在這之後,兩岸就簽署和平協定開始談判問題將逐步排上兩岸議事日程。現在台海兩岸敵對狀態已大大緩和,但還未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主體與過去敵對狀態的主體已經發生變化,過去是國共兩黨之間的內戰,現在是兩岸政權之間的敵對狀態。

  3.台海兩岸簽訂和平協定的政治基礎是“九二共識”。

  大陸提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馬英九說:“兩岸是一國兩地區”,“兩岸不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是特殊關係”。

  如果台灣方面同意將這些表述寫入和平協定,將可作為台海兩岸簽訂和平協定的政治基礎。

  在和平協議中,兩岸應該表示,基於中華民族前途和長遠利益,在兩岸和平發展基礎上,訂立兩岸和平協定。兩岸承諾共同締造一個未來的中國。

  4.台海兩岸簽訂和平協議的外部環境正在逐漸成熟。

  美國是影響台海局勢的最大外部因素。美國對台海兩岸政策從來都是根據其全球戰略和對華戰略決定的。奧巴馬政府從一開始就面臨著使美國從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泥潭中脫身的艱巨任務,在反恐、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朝核問題、伊朗核問題、應對金融危機等方面都需要中國合作。在2009年11月7日奧巴馬總統訪華期間中美兩國政府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美方表示“歡迎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10)在2011年1月19日胡錦濤主席訪美期間中美兩國政府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美方進一步表示“支持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11)在這兩個聯合聲明中,美方都表示“期待兩岸加強經濟、政治及其它領域的對話與互動,建立更加積極、穩定的關係”。(注12)這表明美國奧巴馬政府願意用歡迎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換取中國在其他一些領域的合作,而且這樣做也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但美國對台售武仍是影響中美關係的負面因素。今後可探討美國在取得大陸同意情況下向台灣出售武器問題。也可探討在台灣願意情況下,大陸向台灣轉讓武器問題。

  5.台海兩岸和平協定應該包括下述內容。

  (1)兩岸基於中華民族前途和長遠利益,在兩岸和平發展基礎上,訂立兩岸和平協定。

  (2)在兩岸都承諾不單獨改變現狀的基礎上宣佈終止兩岸敵對的歷史,正式結束敵對狀態(這是某種程度的如果台灣不獨,大陸就不武)。

  (3)雙方承諾在兩岸共享主權的基礎上維護台海和平。

  (4)兩岸承諾共同締造一個未來的中國。

  (5)兩岸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協議。

  兩岸和平協定的基礎可以是:大陸不動武,除非台灣宣佈法理台獨;台灣不獨立,除非大陸動武。這樣大陸將保持防止法理台獨的能力。

  6.兩岸開展政治軍事方面的協商談判,可以先用海協會與海基會管道。

  在現階段,海協會與海基會管道仍是雙方協商談判的最適當途徑。雙方官員和軍方人員可以用海協會與海基會兩會成員的身份,參加兩會關於兩岸和平協定和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會談和談判。

  兩岸簽署和平協議與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需要兩岸進行長時間的溝通和談判。2012年3月至10月將可能是兩岸政治關係取得突破的機會之窗。如果馬英九在2012年3月台灣大選中連任台灣領導人,由於他不再有通過選舉爭取連任的需要,因此他可以在兩岸政治關係方面採取一些重大行動。而中共十八大將在2012年10月舉行,將產生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因此如果台海兩岸想舉行“胡馬會”的話,2012年3月至10月將是最適當的時機。而這次“胡馬會”將是雙方簽訂和平協議,以及簽訂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協議的最好時機。由於機遇視窗時間較短,為屆時能儘快達成協議,雙方現在就必須開始通過第二軌道或民間管道為此做好準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