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論壇:宜蘭有特色 交流多空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1-05-04 00:24:04


 
  宜蘭應思考合理的城鄉結構

  從地方和區域的區分,所帶來的宜蘭策略一開始就非常清楚。接下來同時也帶來了另外一個區分,就是都會和城鄉的區分。相較於西部縣市不斷地擴大都市和人口數量,宜蘭應該先思考合理的城鄉結構。要擴大人口數量,其實有它適合的手段。大量釋放土地,進行工業化的規模,比較可以快速增加人口。這也是1970年代以前世界很多地方的做法。但宜蘭在上述的兩個區分中,並不會走向這樣的發展策略。

  宜蘭的城鄉結構必須適合人生活,人口其實並不需要太多。西方國家中的大城市當然是人口集中的地方,但適合人居住的地方通常出現在中小型城市中。那些城市也有合理的科技、交通、福利、醫療和生態的結構。城鄉之間不是一種單向的依賴關係,而是一體的,功能相互連結。不要出了宜蘭市和羅東鎮,還是看到鋼筋水泥。或者出了宜蘭市和羅東鎮,就是非常貧困的地方。城鄉的差距應該繼續縮小。

  這在台北市不可能做得到了,但在宜蘭還可以努力。宜蘭現在人口不到46萬1千人。其實雪山隧道通車之後的兩年多,人口並沒有顯著的增加。十年前,縣政府規劃宜蘭人口可以發展到100萬。這並不是一個合理的推估。除了沒有考慮到隧道通車之後適合宜蘭的產業是什麼之外,也沒有考慮到宜蘭在大台北區域中的特性。現在看來,人口要發展到60萬都是一個挑戰。沒有一個數字就是合理的,但不要像過去一樣,一下子就要100萬人。

  從地方和區域、都會和城鄉的區分,所延伸出來的區分可以是網絡和生態的區分。所謂的全球城市是由網絡所架構起來,包括交通、信息、金融和知識系統等等。

  換句話說,大家是生活在網絡當中。宜蘭這幾年也在發展這樣的網絡。它在某個程度是需要的。但既然宜蘭在大台北區域中並不需要變成大城市,這個網絡的發展就應該適可而止。人每天生活在網絡中是很方便,但也很孤獨、空虛和焦慮,久而久之並不健康。宜蘭可以在對比於網絡的生態中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