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專家:變局之後的北非無益於美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3 00:18:23  


  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中國社會科學報刊載作者劉雲的文章指出,西方國家的支持,是北非國家領導人長期執政和腐敗的重要原因。儘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全世界高唱民主,但中東和北非地區世俗獨裁政權的存在符合美國的利益,西方不希望發生民主變革,而且要為這些政權提供各種保護。其主要原因是美國要利用這些政權打壓“伊斯蘭激進主義”和恐怖主義,推動阿以和平進程,並維護其在本地區的能源利益。美國和歐盟一方面向科特迪瓦、蘇丹和伊朗等國施壓,另一方面卻對阿拉伯世界的獨裁與專制保持沉默。阿拉伯世界的宗教狂熱在很大程度上是腐敗和社會不公的直接後果。西方無視這一現實,不僅支持這些獨裁政權,甚至向他們掠奪人民財產的行徑提供便利,允許他們開設存放贓款的銀行賬戶以及購買不動產和歐洲大企業的股份。因此,西方是阿拉伯獨裁者的同謀共犯。

  儘管北非國家近10年來經濟發展較好,但其經濟結構的失衡始終沒有得到改變,因此衍生出的失業、通貨膨脹等問題比比皆是。經濟結構失衡主要表現是:經濟上對歐洲嚴重依附,對外貿易的主要夥伴是歐洲國家,外商投資也主要來自歐洲,旅遊業更是以歐洲遊客為主;國內製造業長期以紡織、橄欖油生產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在國際經濟危機之下容易導致高失業率;經濟和出口貿易嚴重依賴石油天然氣產業,經濟易受國際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北非國家外向型經濟面臨著國際市場需求大幅減少的窘境,海外投資萎縮,貿易逆差攀升,仍依靠廉價勞動力作為競爭優勢的傳統製造業和加工業遭受重大打擊。在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後遺症中,2010年的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又令北非經濟形勢雪上加霜,直接打擊了北非國家的出口經濟和支柱產業,導致物價上漲、失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加劇了民眾的不滿情緒。

  伊斯蘭主義組織可能在北非國家上台執政。之前的北非國家都是世俗主義政權,這些政權在美國的支持下壓制伊斯蘭主義政治勢力,美國等西方國家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並不支持北非地區的政府反對派。變局之後,北非國家必然要建立某種形式的民主制度,短期內建立的新政權可能是世俗性的,但長遠來看,伊斯蘭主義勢力可能通過選舉上台。這種情況會對美國的北非中東戰略形成巨大衝擊,因為伊斯蘭主義勢力一直是反美和反西方的。鑒於伊斯蘭主義者對中國向來是友好的,這種情況的發生對中國來說應該是一種機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