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更加以人為本。中國改革了死刑核准制度,從2007年1月1日起將死刑核准權統一收歸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統一死刑案件裁判標準,完善死刑二審開庭程序。在近期舉行的全國法院國家賠償工作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咏表示,要以親和的態度對待賠償請求人,主動做好善後工作,充分發揮國家賠償的救濟功能、撫慰功能、息訴息訪功能。
化解矛盾、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正是司法體制改革的要義所在。
——司法更加公開透明。最高人民法院3日迎來公眾開放日,60多名普通代表走進高法大門,近距離感受法官職業。這是最高法首次對境外媒體開放,也是第二次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一套法院卡通形象首次亮相,旨在將流行動漫元素引入法治宣傳。
審判公開、警務公開、檢務公開、獄(所)務公開……隨著公開力度的加大,方式也變得多樣,甚至引入了“織圍脖”、“玩動漫”等潮流元素,呈現出由外而內、由表及裡的開放姿態。
——司法監督制度得到完善,司法公正進一步體現。司法機關普遍建立健全和黨外人士的溝通、通報、聯絡和聯席會議制度,全國人大常委會充分運用聽取和審議“兩院”專項工作報告、執法檢查等多種監督形式,改進完善了監督工作……
監督方式多樣化、監督範圍擴大化、監督主體多元化都從不同方面完善了司法監督,強化了公眾對法官、檢察官辦理案件的監督制約。
此外,司法職權配置也得到進一步優化、司法效率進一步提高。2011年是中國實施“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司法體制改革還面臨12項任務。周永康表示,要加快相關法律的修改完善工作,及時把改革意見上升為法律法規,要加大對改革工作的評估督辦力度,效果不理想的,要找出原因,採取相應措施加以完善,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
司法被認為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與公眾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權益密切相關。8年過去,中國的司法體制改革依循時間表逐步邁進。人們期待,在迎來“十二五”規劃第一個年頭的同時,它將得到更多豐富、發展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