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中美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摩擦不斷,對抗與衝突也時有發展。首先是國際戰略上的矛盾。中國主張共同推行“和諧世界”,爭取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促使國際關係民主化。美國的全球戰略在於“領導世界”的“霸權主義”。其次,在經濟貿易問題上,雙方也存在結構性矛盾。美國在貿易逆差、反傾銷、知識產權和人民幣匯率等問題上一直向中國施壓。美國把經濟衰退、失業率增加等本國問題都不公正地歸咎於中國。美國領導人往往把國內政治鬥爭、議會選舉撈取選票等行為同中國掛鈎,把經濟問題政治化,達到自私的目的。中美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事實,但美國要負主要責任,如美國不向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不給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又如美國維護“美元霸權”地位,美國為了自身經濟利益,可以自行決定印發美元,同時逼迫人民幣升值,使中國的外匯儲備和所購買的美元國債大幅縮水。同時,中美在文化、政治和經濟體制以及價值觀等方面也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
總之,在中美兩國經濟利益不斷增加的同時,兩國的矛盾依然存在,可以說是一個“矛盾共同體”。我們要充分認識中美關係起起伏伏是一種“常態”。中美關係好好壞壞,時而緊張時而緩和,既對話又對峙。在關係順利的時期,不要對中美關係期望過高,要為一旦可能出現的不測事件作好準備。當兩國關係出現困難時,要進行必要的鬥爭,但鬥爭目的是使關係回覆到正常狀況。
六、中美日戰略互動關係
今年以來,亞洲地區局勢“亂雲飛渡”,各種矛盾與衝突錯綜複雜。“美國因素”是造成這一地區“亂局”的主要根源。然而,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國際格局多極化的推動下,亞洲地區力量對比發生變化,舊的平衡正在打破,新的相對平衡正在形成,必然會出現不穩定的過渡時期。在地緣政治的複雜矛盾中,存在著相互推動又相互制約的各種“三角關係”。如中美日、中美俄、中日韓、中美印、中印巴、中美東盟等“三角關係”。其中,中美日三角戰略關係最為重要。
日本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要盟國,並且有軍事同盟的美日安保條約,有美國的核保護傘和配備核武器的美軍事基地。日本也是美國“重返亞洲”側重“遏制中國”的重點拉攏對象。今年9月聯大開會期間,美國總統、副總統、國務卿及軍隊高官異乎尋常地強調美日同盟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