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五中全會前瞻:勾勒未來五年社會民生發展圖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8 17:39:05  


 
  中央強調,全黨同志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

  “必須正視,當前中國發展模式上還有較大缺陷”。常修澤舉例說,比如在對待人的發展問題上中國還屬於“低端人本”階段,工業化方面還是一個“創新小國”,城鎮化方面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突出,國際化方面對外出口依賴度過大,體制支撐方面一些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改革仍然滯後,特殊元素方面勞動力成本優勢漸失。“這些現實國情,都在提醒全黨要認清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在增強機遇意識的同時,特別注意增強憂患意識。”

  “越是幹大事的時候,越要注意可能出現的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有時這些風險和挑戰是難以預測、不可回避的”,劉春說,這也是中央提醒和告誡全黨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時刻保持風險意識、增強憂患意識、提高抵禦風險能力的深意所在。

定調“十二五”方略

  中央全會在黨的歷史上通常都有重要標識意義,這固然緣自黨章所賦予的地位,同時又取決於它所作出決定內容的戰略性質。“在黨內領導幹部和部分學者中,視中央全會為‘出戰略’的地方,並不過分”,葉篤初說,這在進入新世紀以來黨的十六大後各次中央全會表現尤為明顯、突出。

  近年來,通過定期的政治局會議和中央全會的平台,黨先後討論和作出了包括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和具體決策部署。十六屆五中全會的“十一五”規劃建議、十六屆六中全會的社會和諧部署,十七屆四中全會的進一步推進黨的建設決定,以及即將召開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的“十二五”規劃建議的關注度達到了最高值,就是很好的證明。

  此次五中全會將集中聽取、討論和審議通過“十二五”規劃建議。據了解,“十二五”規劃的主基調是“加快經濟方式轉變”,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入手,在健全市場配置資源機制、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鄉二元體制、創新公共服務體制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務。

  常修澤認為,“十二五”規劃將為我國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奠定體制基礎。未來幾年,中國發展轉型的基本方略將圍繞“人本、綠色、創新、協調”的主線,推進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社會和諧化、生態文明化,以及價值觀的先進化和多元化。

  據本刊記者了解,全會召開在即,有關部門和一些主流媒體已經著手部署圍繞全會的新聞報道。報道重點包括要求把握全會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解讀“十二五”規劃建議,深入闡述其指導思想和原則,明確其總體目標和任務以及戰略部署,深入明確“十二五”背景和重要意義,描繪未來五年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等等。

  “總體來看,雖然每次中央全會內容各有側重,但在整體上緊密聯繫、互相銜接,貫通著始終如一的鮮明主題: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目標的歷史任務。充分表現了我們黨對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的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持續不斷地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向前推進的努力。所有這些,事實上構成了2012年將要召開的黨的十八大所賴以為據的重要背景”,葉篤初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