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ECFA時代 民進黨須思考的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31 00:15:07  


蔡宏明
 
  蔡宏明:民進黨對兩岸經貿正常化有貢獻 卻給人反對兩岸經貿正常化的印象

  基本上對國民黨、民進黨來說,可能都必須要去釐清到底台灣人民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包括經貿關係發展、政治互動上持甚麼樣的看法。

  我非常同意剛剛董教授說的,在整個兩岸關係上,不管是ECFA互動也好、或者是最後協商結果也好,其實民進黨在促使中國大陸在協商過程裡,提出對於台灣訴求的一些回應,都與民進黨的反對聲音與要求有關。

  但是現在的問題在於,過去民進黨對於兩岸經貿正常化有貢獻,譬如2005年游錫做了一個決定,兩岸的春節包機雙向對飛不中停;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宣示與政策的改變,馬英九怎麼能夠這麼順利地去推動兩岸的包機直航?因為從單向到雙向一定要有一段過程。

  所以我的看法是,民進黨對於兩岸經貿的正常化有貢獻,而且對於這次ECFA協商過程裡面,民進黨對於協議的結果也有貢獻。但是現在外界對民進黨的印象是,完全反對兩岸經貿正常化,反對兩岸的各種與大陸有關的協議。換句話說,在這樣的民意認知印象之下,是不是符合台灣民意的主流?我認為這是民進黨必須要去思考的問題。

  民進黨應該思考怎樣與大陸互動

  第二個,我們對於台灣未來的看法,我非常同意選舉是一種多元化、多面向的考量,但是我相信今天台灣的選民,經歷了那麼多的政策支票以後,誰不知道選舉到了就會有政策支票?那麼今天大家欠缺的是甚麼?到底台灣的未來在哪裡?也是因為這樣的一種考量,所以馬英九“總統”在兩岸簽了ECFA之後,提出“黃金十年的戰略規劃”,其實就是要滿足台灣民眾對於後ECFA時期到底台灣要怎麼走的期待。

  換句話說,今天台灣真的必須思考的是,後ECFA時期整個全球、甚至區域的政治經濟整個結構的可能變化。

  譬如剛剛正亮兄提到,中日韓的互動、東亞共同體這些要美國點頭才有可能成行,這樣的觀點確實沒錯,可是在7月21日東亞高峰會決定,讓美俄加入東亞高峰會的對話。顯示的東亞共同體原來是一個相當遙遠的路,因為原來中國大陸也不支持,但是中國大陸去年表態,東亞共同體應該朝向一個開放包容的原則去建立,甚至對於美國參與都願意進行對話。這意味著,因為中國的崛起,有很多包括中國對於東亞的整合態度、包括主要國家與中國互動的策略,其實都在轉型。在這樣的結構轉型過程裡面,執政黨應該思考台灣該走甚麼樣的路;民進黨也要思考一個問題:在這樣的架構下,怎麼跟中國大陸互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