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小澤遭菅直人擊垮 奇恥大辱牽動日本變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7 14:39:30  


  中評社北京9月17日電/新加坡旅華學者,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日本龍穀大學名譽教授卓南生17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說,經過一場艱苦的龍虎鬥,現任日本首相菅直人總算擊垮了其敵手小澤一郎,蟬聯民主黨黨魁,從而保住了首相寶座。

  從表面上看,菅直人在黨代表選舉1222分(分數制)中贏得721分,似乎已經加強了他在民主黨內的領導地位。但認真分析,菅集團(50人)的首領菅直人仍然擺脫不了其原有“弱勢首相”或“輕量級首相”的劣勢。

  首先是,菅首相這回獲得的大量分數,主要是依靠黨員、黨友和地方議員的支持。這些黨員、黨友和地方議員之所以給菅直人更多的掌聲,與其說是他們對菅首相予以高度評價,不如說是他們對三個月前才因“金權政治”醜聞而辭去黨秘書長的小澤卷土重來感到憂慮。在輿論界對民主黨可能誕生“刑事被告人的首相”的一片質疑聲中,不少擔心民主黨形象惡化的黨員、黨友,以及將面臨地方選舉挑戰的地方議員選擇了菅直人。日本傳媒稱之為“消極支持菅首相”。

  其次是,在這次的黨首競選中,儘管小澤在民主黨411名國會議員當中未能獲得半數的支持,但也擁有200名議員(400分)作為其後盾,比起菅直人的206票(412分)所差無幾。這意味著,菅首相今後在主持國政與擬定國策等問題上,不能忽視這200名議員的存在。

  如何安撫200名反對派

  正因為近乎一半的民主黨國會議員是站在小澤一邊的,菅直人首先得面對的難題,就是如何安撫這些反對派,不讓他們成為自己的死敵,否則菅內閣恐怕難有安寧之日。

  按照自民黨派閥政治的遊戲規則與傳家法寶,勝者的一方在論功行賞,分配有甜頭的大臣職位給為他抬轎的各派系之餘,往往也會籲請敗者盡棄前嫌,齊心合作,並讓出一些黨政或大臣要職,以示“舉黨態勢”。

  與自民黨並無本質差異,目前正在加緊向自民黨派閥政治學步的民主黨黨魁菅直人從心底裡,當然也想玩自民黨式的派閥遊戲。在小澤正式提名參選前夕,他曾一度心動,想聽取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的勸告,重溫民主黨“三駕馬車”體制的舊夢是一個例子;他在黨首競選期間及結果揭曉之後,時常發出“舉黨態勢”或“舉黨體制”的呼籲,是另一個例子。

  不過,平心而論,菅首相要推行真正意義上的“舉黨體制”,也有其困難。

  因為,自民黨式派閥遊戲雖然也是旨在爭權奪利,但像菅直人這回聯合幾個中小派系擺明要告別小澤式的“金權政治”,要“去小澤化”,公開高舉“反小澤”、“非小澤”旗號的,畢竟還是少見。“劇場政治”主角小泉純一郎當年雖然也曾經以“摧毀自民黨”為號召,猛烈抨擊黨內反對改革的“抵抗勢力”,但明眼人不難看出他只是個政治演員,因為他與黨內的“抵抗勢力”早已有“先騙選民後分贓”的默契。在小泉的叫嚷聲中,“改革者”和“抵抗者”雙雙贏得議席,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反觀菅直人在這回的黨首競選中卻是假戲真做,不但公開指名道姓要革除小澤式的“金錢政治”,而且在諸多國內外的政策上,與堅持要兌現去年民主黨在眾議院大選中提出的“競選綱領”的小澤公開唱反調。

  為此,如果菅直人為了穩定政權,而對黨內最大派閥首領的小澤作出太多的讓步,必將引起和他這回共打天下的幾個中小派系的不滿,既不利於新內閣內部的團結,也將削弱其“反小澤”、“非小澤”的清新形象。他又將如何回應這些“同志”及眾多投他一票的黨員、黨友及地方議員?

  對於民主黨內這回支持菅直人幾個中小集團的少壯派首領來說,他們對菅直人最不放心的事有二。一是出自個人的利益,菅直人重走“三駕馬車”老路。因為這意味著民主黨內的“世代交替”將被拖延;二是如果菅首相真的推行“舉黨體制”,民主黨政權將否重現“二重權力”結構?

  儘管如此,好不容易才保住首相寶座的菅直人還得通過各種途徑與手法,和小澤派(至少是與小澤派一唱一和的鳩山集團)摸索合作與協商的可能性。否則,正如日本媒體指出一般,前有和民主黨針鋒相對的自民黨,後有“黨內的反對黨”,菅直人新內閣是不可能持久的。

  奇恥大辱牽動變局?

  戰勝的菅直人之處境是如此,戰敗的小澤此刻的滋味又是如何呢?

  可以這麼說,對於身經百戰的政壇老將小澤一郎來說,勝敗是兵家常事,但像這回這樣傾其全力,也無法扭轉乾坤,卻不能不說是他從政以來的一個奇恥大辱。推究其因,正如他師從的前首相田中角榮和自民黨前副總裁金丸信一般,都與“金權政治”有關。

  小澤原本的如意算盤,是通過當選為民主黨黨首兼首相,從而暫且躲開司法的追討和制裁。無奈黨首競選失利,“刑事被告人的首相”劇沒有機會上演。因此,對於小澤來說,他此刻最擔憂的,不是別的,而是能否逃過被強制起訴的一劫。

  當然,從20多年來日本政壇圍繞著“親小澤”和“反小澤”的政治鬥爭史來看,除非是萬不得已,誰也不相信小澤會因為這次的受挫而輕易退出政壇。

  說得更加確切些,儘管這回出師不利,擁有民主黨200議席政治籌碼(至少是他本人率領的150名議員)的小澤今後之動向,仍然不可忽視。

  民主黨會不會因此鬧分裂?日本政壇會不會加速重組的步伐?在重組過程中,日本政壇的新老政客會不會為贏取政治地盤,競相在安保、外交等問題上提出更為激進的主張?小澤在黨首競選期間、東海撞船事件發生前夕的9月5日,強調“尖閣諸島(中國稱之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從來不曾是中國的領土”,重新露出其鷹派的姿態,是不是這一趨勢的征兆或前奏曲?

  這些動向,如果再結合最大反對黨自民黨領導層不久前起用少壯派的鷹派人士(石原慎太郎長子石原伸晃為幹事長、前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任總務會長,前防衛大臣石破茂續任為政調會長)的動作,充滿變數的日本政局走向是不能不令人關注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