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菅直人大勝的背後:日本政治還未走出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7 14:06:12  


  中評社香港9月17日電/聯合早報刊登日本千葉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日本關西大學少數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孟翰的文章指出,菅直人為何勝選?日本新聞媒體的討論清楚指出,很多菅直人的支持者選擇他的主要理由是相當消極的;例如因為菅直人才剛上任三個月,讓他下台太說不過去。此外,小澤的政治資金疑雲未解,還有可能被起訴,選一個可能被起訴的人當一國的首相還像話嗎?總的來說,不是因為大家覺得菅直人有多好才支持他,而是換的時間太早,欲取而代之的人操守有瑕疵,所以不得已才投給菅直人。

  全文如下:

  熱鬧轟轟的民主黨代表選舉在塵戰兩周後,終於在9月14日揭曉。結果出乎意料之外,菅直人以721點對小澤一郎的491點,贏230 點大勝。在日本,沒人能預估到這樣的結果。雖然多數的媒體看好菅直人,但多以為他只會勝50點到100點,甚至只會險勝10至20點;當然幾乎沒有人敢說小澤一定贏不了。以下將先不畏瑣碎,分析開票結果,因為這個結果及其細節,對往後的民主黨黨內動態與日本政治,會有相當大的影響。

  本次選舉中最大的變數,就是黨員及支持者的票。在選前,各大媒體認為,菅直人與小澤的黨員與支持者票數比例,可能是六對四或者七對三。不過開出來竟是菅直人獲取249點對小澤51點,即是八對二的結果。這個巨大的票數差距,基本上決定了這次民主黨代表選舉的勝負。這個結果初看意外,細看其實是選舉制度扭曲了實際票數。

  此話怎說呢?這次黨員與支持者的有效投票數為22萬9030票,菅直人得票為13萬7998票,小澤得票為9萬零194票,換算為比例的話,則是60.5%對39.5%,與媒體預測的六對四吻合。民主黨全國地方議員的投票點數,是菅直人60點對小澤40點,比率是六對四,亦無異於預測。可是為何小澤的黨員與支持者得票率,換算成點數時只有51點,掉了兩成多,只有17%?

  一言以蔽之,小澤的票多數最後多成了死票。黨員與支持者的票,按照日本眾議院300個選區進行投票,一個選區一點,實行票多者全贏(first-past-the-post)的制度。也就是誰在某一選區內的票數過半,誰就贏了一點,輸的一方的票沒有點數,就都成了死票。換句話說,小澤得票雖多,但在多數的選區內皆不敵菅直人,結果是點數大幅低於得票率。令人驚訝的是,在很多支持小澤的國會議員選區,民主黨黨員卻多數投給菅直人。這包括支持小澤的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與現任總務大臣原口一博的選區。由於這種選舉制度,使得小澤的得點數大幅減少,成為這次敗選的致命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