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海軍少將楊毅:美國西太平洋戰略之我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30 00:03:14  


  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新華社記者:關於美國的西太平洋戰略,眼下有一種說法很盛行,即美國正從南北兩個方向構建對中國的包圍圈。這一問題爭議很大,最近無論是從美韓在日本海軍演還是希拉里在越南關於南海問題的講話都好像佐證了這一點。我們想聽您的看法。

  楊毅(以下簡稱楊):美國最近在東亞、東北亞、東南亞進行的一系列的軍事演習以及希拉里的講話,引發了人們對這一地區形勢的關注,也引發了對美國在亞洲地區,尤其是對中國政策的動向的關注,這很正常。有人認為美國戰略重心轉向中國,對中國實行半月形或滿月形戰略包圍,甚至有人講美國把與中國的衝突作為戰略重點,等等。我認為,我們還是應該從大的戰略格局來看問題。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包括經濟實力、政治影響力、文化影響力、軍事實力的增加,美國對與中國的關係更加重視,希望同中國合作,借助中國的影響,同時也加大了對中國的防範。美國對中國的政策綜合來說是這麼一個大框架,不能簡單地說中國是夥伴,也不能簡單地把中國當成對手。準確地說,隨著經濟全球化,特別是在經濟危機的國際大格局當中,中國的地位、影響力及作用顯著上升,處理當今重大的地區問題、國際問題,沒有中國的參與是難以進行的,美國在這方面確實感到了中國的重要性。美國意識到不能忽視中國,更不能採取與中國對抗的方式。自2009年以來,美國基本採取的是這樣一種套路,包括G20等一系列會議。美國對與中國的關係更加重視了,包括中美之間建立起各種對話渠道,最高層的除了兩國元首對話外,還有戰略與經濟對話。所以兩國在重大的全球和地區問題上合作、協調、對話是主流。

  記者:美國重視中國,加強與中國的對話、協調、合作的同時,伴隨中國的崛起,是否不安也在加深?

  楊:是的,這主要表現在美國在軍事方面對中國的擔憂在加深。美國軍事力量由大西洋方向向太平洋方向轉移並非自今日始,而是從小布什時期就開始了,是美國全球軍事安全戰略的一次大調整。美國的軍事戰略或者說是國家安全戰略,在冷戰時期是針對蘇聯的。冷戰後,俄羅斯的實力無法和蘇聯相比,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上升的勢頭又非常強勁,美國看到了中國這種潛在的挑戰能力,特別是中國的軍事力量近年來加大投入,取得了長足進步,所以美國更加擔憂。美國的戰略哲學是防患於未然。儘管它的軍事力量還是處於“一覽眾山小”的超強地位,但是對可能出現的挑戰者非常警覺,因此加大了對中國的關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