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央行副行長:中國實際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31 09:09:11  


    
  胡舒立:對,他沒有算人民幣的資產,而且,中國人的存款也可以升值。

  易綱:是這樣的。所以,這個問題要全面地看。總之,虧和賺事實上都沒發生,只是用不同的報告貨幣產生的一個視角的錯覺。當然,美國的通脹會造成我國外匯儲備的購買力下降,可以認為是損失。但多年以來,外匯儲備的收益率是高於美國的通脹率的。
   
  胡舒立:如果匯率不正常,就會對資源和環境產生壓力,你能詳細講講嗎?   

  易綱:如果名義匯率扭曲,它會產生一系列後果。匯率是一種價格,其扭曲必然帶來資源配置的扭曲。我們通常說要擴大內需。假如匯率不對,外需賺錢很容易,企業就不會往內需使勁。匯率扭曲也不利於擴大消費,不利於擴大服務業。
   
  胡舒立:面對通貨膨脹壓力,有人主張升息,這與匯率杠杆能互相替代嗎?   

  易綱: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匯率是一種貨幣相對其他貨幣的比價;利率和匯率互相替代的作用十分有限。它們有一個離均衡點有多遠的問題。這可以引起無窮的爭論,因為誰也不知道均衡點究竟在哪裡。從理論上來說,供求關係決定均衡點。最好的情形,就是匯率很接近均衡點,利率也是很接近均衡點。

  如果加息,那這種貨幣就會走強,近來,許多貨幣都加息了,但是,美元、歐元、日元、英鎊,都沒有加息。理想狀態是匯率和利率各司其職,因為它們的角色是不一樣的。
   
  胡舒立:長期使用固定匯率,造成了一定的扭曲,現在變成浮動,此時,除了觀念上的問題,最大的威脅還是投機攻擊吧?

  易綱:是。所以,我們應當不斷地釋放這些風險。隨著市場的作用越來越大,投機匯率就會變成“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沒什麼賺頭。

  胡舒立:外匯改革走走停停,是不是在節奏把握上,還是稍微有點慢了?

  易綱: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30多年來,中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經濟發展的奇跡。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實現了轉軌。有些觀察家認為,這個不市場化了,那個改革滯後了,但是,從1994年到現在,中國維持了高增長,而且自1994年那輪通貨膨脹以後,沒有出現過太高的通貨膨脹。

  綜合看,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應當是接近最優的。我們走走停停,可能有些人認為,匯改稍微慢了一些,這個問題可以討論和反思。但是,應該說,宏觀政策總體上還是非常成功的。

  胡舒立:那為什麼要選擇現在這個時機來恢復匯率的彈性呢?主要是由於這個時段風險比較小,還是認為外部壓力變得更大呢?

  易綱:中國做出這個決定,主要是基於國內的考慮,自主做出了決定。我剛才說了,全球金融危機使得匯率穩定了一段時間。實際上,現在危機也還不可以說完全過去了,比如,今年又發生了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但是,總體來講,形勢比危機高潮時好多了。一方面,危機在消退,另一方面,去年增長率又調高了,從8.7% 調到9.1%了。對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的預測大多也認為,2010年是復甦之年。綜合國內和國際的情況,從中國的角度來考慮,我覺得現在恢復這個彈性,條件是成熟的。

  胡舒立:但是,怎麼評價匯率改革在外部失衡中的作用呢?

  易綱:國外的學者是從他們的框架來分析的,認為匯率對再平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實歷史表明,匯率確實很重要,但是它不是一個決定性變量。回顧日本和德國的歷史,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日元和德國馬克在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的升值,並沒有導致日本和德國的順差馬上消失。這一點對中國的情況也適用。但是這個問題最難的一個回答,是反過來問,假如匯率升值也還無法調整中國的順差,那麼,升值不是只占便宜不吃虧嗎?你想,如果我升值了,我買你什麼都便宜了,結果我自己的順差還沒調下去,那不是你升值就只占便宜不吃虧了嗎?這個問題更難回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