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端午詩歌與中華民族精神傳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7 00:15:04  


 
  《競渡曲》

  唐.劉禹錫

  競渡始於武陵,至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招屈之義。事見《圖經》。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揚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鳴餘勇爭鼓舞,末至銜枚顔色沮。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彩旗夾岸照鮫室,羅襪淩波呈水嬉。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
 
  【點評】永貞元年(805)底,積極參予革新的劉禹錫因變法失利而被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滯留當地十年。同樣的流貶經歷和地域,讓他對屈原的作品和事跡產生強烈的共鳴。這首《競渡曲》記述了朗州賽龍舟風俗的來歷和熱鬧場面。關於龍舟競渡的緣起,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九十四曾輯錄了一些古書的記載:“劉異《事始》雲:楚傳雲競渡起於越王勾踐。《荊楚歲時記》雲:舊傳屈原死於汨羅,時人傷之,競以舟楫拯之,因以成俗。《歲華紀麗》雲因勾踐以成風,拯屈原而為曲是也。”劉禹錫詩序也被郭氏所采錄,因為他引據當地《圖經》的記載有兩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說競渡起於武陵(即朗州),二是提到舟子劃槳時喊號子都叫“何在”。他認為這是為屈原招魂的習俗的遺留。

  詩按內容可分為四段,第一段四句寫賽龍舟的時間、地點及由來,說明其起因是紀念屈原;第二段八句寫整個競渡緊張而激烈的場面;第三段伴隨著議論,描寫觀眾雲集的熱烈情緒;最後兩句以賽畢人散結束。通篇的節奏和韵律隨著競渡場面的展開,以兩句轉韵隔開四句轉韵,造成節奏的變化和張弛。在並不太長的篇幅中,既有熱鬧氣氛的渲染,也有人物神情的細致刻畫,並寓人生體驗的哲理於即事的議論中,內容不可謂不豐富。結聯以曲終人散的冷寂,揭示世事繁華背後的落寞意味,寄寓“逝者如斯”的感嘆,使此刻的自我與千載上的孔子和屈原達成精神的交融與溝通。詩造語雖平淡,意趣卻極淵永,一種歷經滄桑、欲說還休的況味盡在不言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