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元朝人喝茶不是為助消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7 00:06:56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北京社會科學院教授王玲說,有人說,茶產在南方,北方談不到茶文化,說北京人只會喝高末,茶里泡的茶末。北京解放以前,窮人確實喝不起好茶,只能喝一些碎末,就是賣出好茶後剩下的末茶。但並不能由此說北京沒有茶文化,北京不僅有茶文化,而且檔次還很高。

  首先,北京地區出了一個茶的亞聖,僅次於陸羽的聖人,他就是唐代著名詩人盧仝。盧仝是涿州人,離北京僅百里左右。範陽盧氏家族是一個文化家族,從漢代就出文化人。盧仝為什麼被稱亞聖呢?這是因為他寫過一首詩,原名叫《走筆謝孟諫議送寄新茶》,詩中有一段形容飲茶過程,所以人們通俗地又叫它《七碗詩》。他寫道“一碗喉吻潤”,頭一碗茶只不過潤潤嗓子;“兩碗破孤悶”,把心裡悶氣破解一下;“三碗搜枯腸”,李白說:“鬥酒詩百篇”,而盧仝說飲三碗茶就有“文字五千卷”。接著“四碗發輕汗”,“人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喝茶以後,把污濁之氣發洩出來了;然後“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最後說第七碗,“七碗喝不得也”,因為此時“兩腋習習清風生”,我喝七碗的時候就要上天成仙了。然而又馬上詩意轉折——我不知道老天爺,你是不是看見了,那些茶農在山里種茶是多麼辛苦!天下的蒼生是多麼辛苦!我們是不是應當分給他們一點茶呢。他寫了一種雨露均分的思想,這首詩把茶的精神寫出來了,從生理反應,一直到思想反應,最後端出儒家雨露均分思想,不愧是亞茶聖。

  元朝人喝茶不是為了助消化

  再有,北京是六朝古都,文人薈萃的地方,任何一種文化,到北京以後就要抬升一步,得到一種提煉。其實北京不僅有茶文化,而且層次很高,比如文人士大夫的茶文化,在《紅樓夢》里有這樣的描定,劉姥姥進大觀園以後轉到櫳翠庵,妙玉請大家喝茶,這妙玉看不起劉姥姥,就弄個犀牛角杯,還有什麼玉杯請寶釵、黛玉和寶玉喝茶,那劉姥姥喝過的杯子,她要扔了,還是汝窑的。賈寶玉有點同情心,說,你給我吧,我出去賣了,賣點錢。還有用的水,是梅花上的雪,然後集了一大甕。實際上曹雪芹所寫的這些都是北京文人的茶文化,可見北京文人茶文化是非常講究的。北京有很多好的茶人,即使在元朝也是如此。有人說,元代的人喝茶是為了助消化,因為少數民族愛喝牛奶和羊奶,其實不完全是這樣。頤和園旁邊有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墓,耶律楚材在一首詩中曾說,我若幾天沒有喝到餅茶,心裡就像堵了一樣,可見他對茶的愛是非常深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