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獨立評級機構進入美國市場為何受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4 17:49:37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中國獨立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簡稱“大公”)近日致函《經濟參考報》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簡稱“美國證交會”)於4月14日做出決定,以“大公”在美沒有辦公室和客戶、無法確定其法律框架能否適用於大公為由,將其提交的美國“國家認可的統計評級機構”資質申請列入拒絕程序。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中心主任江湧等專家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美國一方面大規模收購我評級企業,長驅直入中國評級市場,另一方面卻將我評級機構拒之門外,其意在阻止我評級機構躋身國際評級市場,進而遏制中國獲取國際資本市場話語權。

  “大公”依法進入美國評級市場受阻

  有材料顯示,在國家“走出去”戰略鼓勵下,我國企業近年來紛紛赴海外融資,但卻因評級話語權旁落而被別有用心的外國評級機構嚴重低估。如何培育中國自主的、具有國際資本市場話語權的信用評級機構已成為當務之急。

  在此背景下,大公於2008年7月啟動了美國“國家認可的統計評級機構”申辦工作。大公此舉得到了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發改委、國資委等國家相關部門的鼓勵與支持。公司歷時17個月完成了從公司管理體制、制度體系、技術體系等各方面適合不同監管制度的國際化改造,形成了包含由一個正本和13個附件組成的申報報告(英文版),並於2009年12月正式提交美國證交會。

  “當時正值美國對金融危機中嚴重失職的證交會和評級機構改革之際,大公的申請工作經歷了美國《信用評級機構改革法案》修改過程中極為嚴苛的審查。”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董事長關建中說,“但大公完整、嚴謹的評級技術,運營和風險控制的體系,始終讓審查無懈可擊。”

  然而,美國證交會在先後經過兩次“延期批准”之後,於2010年4月14日做出決定,將大公的申請列入拒絕程序。

  記者從美國證交會的函件中看到,美拒絕大公的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大公總部設在中國北京,在美國未設有任何機構,未對任何美國公司進行評級,也未有任何美國公民訂閱其評級”。二是“(美)證交會至今仍無法確定在當地適用於大公的法律框架內,大公是否能遵守交易法章節17及相關條款規定的使其簿記和記錄可供證交會檢查、可製作簿記和記錄向證交會提交,以及向證交會提交報告的規定”。

  “大公的申請文件是完全依照美國法律完成的,美拒絕大公的理由荒唐無理。”關建中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你不批准大公進入美國,大公怎麼能在美國設機構和開展業務?沒有業務,你又怎麼能判斷大公是否能遵守你的交易規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