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獨立評級機構進入美國市場為何受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4 17:49:37  


 
  高度重視評級市場,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針對大公進入美國受阻事件,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吳紅分析認為,美國的目的是要維護其三大評級機構在國際評級市場乃至國際資本市場的強權地位,信用評級實際已成為其推行經濟和政治強權遏制中國發展的重要工具。

  “大公進入美國受阻事件再次證明,信用評級與一個國家的核心利益密切相關。”吳紅說,自2006年以來,美國三大評級機構通過股權收購或技術合作直接或間接控制了中資評級機構,目前已經占據了中國2/3的評級市場。美國控制我評級機構就意味著掌握了中國資本市場定價權,中國未來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的發展將會依賴美國的聲音,這將嚴重影響我通過金融手段調控宏觀經濟的能力。

  吳紅指出,全球金融危機後,美國評級機構已充分暴露了其在“道德”和“標準”上存在的諸多問題,這為中國自主評級機構“走出去”爭取國際評級市場話語權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她建議,我國必須從國家戰略層面來認識信用評級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要把中國評級機構進入美國評級市場提升到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層面,堅持“對等開放”原則,要求美國對中國評級機構開放市場。

  其次,要把中國自主評級機構控制本國評級話語權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盡快明確自主評級機構的地位,制定相關政策法律以支持有實力的自主評級機構做大做強。

  其三,全面整頓國內評級市場。要對美國在華合資及合作評級機構開展業務加大監管力度,特別要限制其開展涉及國家經濟安全的敏感性行業的信用評級業務,以切實有力的措施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