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生報:世博效應 台灣難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4 14:31:14  


  中評社台北5月4日電/台灣新生報4日社論“世博效應,台灣難擋”,主要內容如下:

  籌備多年的世界博覽會在上海開幕了,這項首次在中國舉行史上最大規模的展覽會,一般人重視的是這次展場的規模與參與單位均打破以往紀錄,但是這次世博延續的影響,將遠超過現場的繁榮景觀,中國崛起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就長遠而言,世博的舉辦只能算是大陸向國際展現經濟力的“早收清單”之一,未來經濟擴張及成長勢將破竹;台灣處於這個巨獸身旁,要將這股氣勢當成台灣未來發展的助力或是阻力,謹慎調適兩岸關係的步調將是難以逃避的現實。

  去年的北京奧運,中國已展現驚人國力,如今的上海世博的震撼力將遠大於京奧,要評估世博的威力,可由這次參與世博的國家與組織多達二百四十六個單位著眼,一百八十九個國家加上五十七個國際組織,等於是整個世界精華集於上海,這些單位投注人力物力於展場,必須要達到參加展出的目的,為了將投注於世博所的心力與投資廣為宣傳,參與此項活動的國家共派出一萬四千多個媒體工作者來報導這個盛會,有關世博報導的大量信息必會傳回各參與單位,進一步而言,參與國家與中國經由世博的報導連繫在一起,這些雙邊官方與民間認知訊息的直接交換,是中國迎向世界溶入各國重要的一步。

  台灣媒體報導世博的消息,內容會著重中國與台灣之間的互動,參與世博的國家及組織也會有類似的動作;世博有別於京奧的是,這裡不是體能的競爭,也沒有表面的輸贏與勝負,而是各國文化、經濟與現代化的展示,世博是全球縮影也是各國最美麗的樣本,經由世博參與國與中國之間雙向強力傳播,可以想像到在未來的半年內,中國將被世界各國媒體一再重複報導,國際聚光於上海,最後的榮耀將歸諸於中國。

  中國巨大的土地、龐大的人口以及軍事力量,早已撼動了全球列強的平衡,可是近年來經濟快速成長,更令各國不敢小覷,就連全球第一強權美國也不得不屈就於中國的經濟力;世博的舉行將可把中國對國際經濟影響的位階再升一級,半年後世博的後續效果將繼續發酵,利用這次世博,中國國際形像不但可加分,與全世界各國間的雙邊貿易也必會開創新局。

  日前馬英九與蔡英文在ECFA辯論,對台灣的經濟應“經世界走向中國”或“經中國走向世界”兩條路線各有表述,這項抉擇對世界上其他各國領袖來說似乎不是問題;因世博而前往大陸的各國副總統以上政要已超過一百批,而開幕典禮就有包括鄰國韓國總統李明博在內的各國元首”二十位競相參與,看來打算“經中國走向世界”的國家不在少數。

  台灣一直無法解決開展國際關係的困境,而台灣過去最自豪的經濟奇蹟,現在正發生在大陸身上,兩岸同文同種,在語言上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易於溝通,雖有難解的情節,但如今兩岸關係逐漸解凍,看到中國快速崛起,台灣依靠兩岸關係步上國際舞台,已不是是否要走這條路的抉擇問題,而是應如何走的方法問題。兩岸之間的政治問題錯綜難解,看到世博的景觀與氣魄,更讓人對大陸的快速發展驚心,兩岸難以切割,連反對黨也無法抵擋;兩岸關係不能一面倒,亦不可一廂情願,執政黨對兩岸未來發展有企圖心,採取什麼樣的步調就更形重要。


    相關專題: 2010年上海世博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