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就設想,能不能各類企業發揮各自特長,聯合建設一個大展館呢?大阪是個先例,就是大阪世博會的“生活產業館”組織形式。在2007年成立了研究會。
日本產業館的出資合同公司有8家出展企業;各自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技術。加上其他還有大約20家企業和自治體,或是用設施參加或是用營業的多種方式參加出展,構成大展館。
回憶:1984年向汪道涵建議辦世博
記者:談起上海世博會,人們很容易提起,1984年您到中國的時候,提出了中國舉辦世博會的建議。
堺屋太一:1984年,我第一次訪問上海的時候,當時和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汪道涵先生會見時,我向他建議:“如果開發浦東,應該讓她成為舉辦世博會的契機,這對上海的繁榮和對中國的發展都將能起到作用。”
汪道涵先生對我的建議表示贊許,馬上就向社會科學院做出了進行可行性調查的指示。
記者:後來可行性調查在什麼時候出台的?
堺屋太一:對《上海世界博覽會的舉辦是現實有效的》這樣一個報告書作出結論的,是1985年的秋季。為了使這個構想更具體化地進行,我也不知多少次來到上海。
期待:中國成知識價值型國家
記者: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對上海和中國會產生什麼影響?
堺屋太一:大阪世博會把“工業化的社會日本”向世界作了宣傳。現在的中國,如同站在了“工業化社會”的中心。美國是1980年從工業化社會畢了業、成為知識價值社會的。日本恐怕是進入2000年之後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