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佛教送給中國的禮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30 00:22:40  


 
  認識到佛教在中國的四個傳承,有助於全面、真實地認識歷史。從中亦可見,佛教對中國文化有著全面、深刻的影響。

  如果說儒家講的是人人平等,“人皆可為舜堯”,佛教則是更加擴大為眾生平等,不僅人與人平等,人與一切生物也是平等的,要珍惜每一個生命。
眾生平等的博大精神

  佛教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文化復興之中自然有著重要的作用。儒、道、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其實,儒、道、佛以及其他文化又是相互影響,合為整體的,需要我們去有機地繼承。

  如果把人生中需要的傳統文化比做一個房子,那麼儒家是這個房子的大門,其他諸子百家都是窗戶,其中兩個大的窗戶就是道和佛。沒有窗戶,房子會顯得悶;沒有大門,就沒有可進出的“道”了。這些不同的思想文化形成一個體系,就是影響中國人思想的傳統文化。

  但是,中國人從來都分得清主從、本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直到現在,中國仍以“三省”來評價一個人。古代把讀書人稱為“儒生”,我從來不認為這個“儒生”就是狹隘地只指儒家,只看儒家的書,而是博覽群書、讀遍各家的。例如受儒家教育的人在商場、戰場會很自然地應用兵家思想,而在生活中又秉承佛道精神,這在中國是極其正常而普遍的現象。

  拘泥於孔孟學說,甚至其中很小一部分的“迂儒”才是狹窄而不全面地看儒家學說。孔子說“仁者愛人”“泛愛眾”,就有人糾字眼說“人”“眾”指的是士人。其實,儒家的基本精神是“親親仁仁”,只不過這個“親”和“仁”不是毫無差別的。這是實事求是的,人不可能達到對所有人一樣的愛,因此,禮有差等,愛有親疏,這是客觀的、永遠不會改變的。

  所以,從儒家的很多觀點來看,儒家是人生的哲學、人間的哲學,是人類社會相互關係的哲學,而不是形而上的,非常抽象的,脫離了人們生活的哲學。人生活在天地之間,社會之中,儒學還是會成為很有教益的指南。這個指南不一定細節上都準確,但是大的方向是沒有錯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