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閻學通:中美是“敵大於友”的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3 00:06:31  


 
  到底中美關係的本質是什麼?我們耳熟能詳的“合作大於分歧”似乎難以解釋。

  在閻學通看來,應是時候重新討論中美戰略關係的性質問題了。畢竟,搞清這個問題,才更有助於維護至高無上的國家利益。

  對抗成分大於友好成分

  《國際先驅導報》:您提出討論中美戰略關係的性質問題,在中美關係當前比較緊張的形勢下討論這一問題有何意義?

  閻學通:早在克林頓時期,中美關係的性質問題就是討論的焦點。因為只有明確了雙方戰略關係的性質,決策者才能決定制定怎樣對待對方的政策。如果兩國是朋友,就要相互幫助對方;如果是競爭對手,就要勝過對方;如果是敵人,就要想法防範、遏制和打擊對方。對中美關係性質問題的認識,關係到兩國採取什麼樣的政策應對對方的立場問題。當時討論形成了“非敵非友”這個定義,這一說法日後成為中美制定針對對方政策的基礎。

  今天,中美關係性質再次成為值得討論的問題,是因為“非敵非友”的說法已經沒有意義了。現在中美雙方需要明確的是“中美關係是敵大於友,還是友大於敵”。

  Q:那您認為中美關係究竟是敵大於友,還是友大於敵呢?

  A:我覺得中美之間衝突和對抗的利益遠遠大於共享和互補的利益。

  從利益的層面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中美之間的互補性利益主要在經濟層面,我們需要美國市場創造中國的就業機會,美國需要中國產品維持日常生活;我們需要美元作外匯儲備,美國需要中國購買美國債券以恢復經濟。互補的經濟利益決定了中美之間主要是買賣夥伴,是顧客與賣主之間的關係,還不是共同投資的合作夥伴。我們想買美國的高新技術,美國都不給我們。商店裡售貨員與顧客並不認識,他們也做買賣交易。這樣的關係談不上是朋友。即使在經濟領域,中美之間有也衝突性的利益,例如匯率問題和貿易不平衡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