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號,蘇梅去火車站買回家的車票,看到一個“農民工臨時售票處”,感覺那裡的售票員對農民工的態度很不好。
“為什麼一定要叫農民工呢?這是很大的歧視。”蘇梅覺得現在社會都認為農民工沒素質、沒文化,思想道德敗壞。“同樣是打工的,為什麼城里人是工人,我們是農民工?”
與蘇梅相比,“同心希望家園”的負責人馬大姐已經在北京安家落戶,不過“這條路走得很難很難”。1982年,她從江蘇來到北京做保姆,為了一紙北京戶口整整折騰了20年,直到2001年才成為真正的“北京人”。馬大姐說,現在年輕人的機遇要好得多,有了更多的希望。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觀點 新生代農民工有更強烈的城市化取向
“新生代農民工”不熟悉農村和農業,有更強烈的城市化的取向,有更強烈的變為市民的意願,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政策都要圍繞這一點來制定,並考慮他們作為年輕人的多方面的發展要求。新生代農民工之所以特別,就是因為我們要推動城市化。
經濟參考報:“新生代農民工”新在哪些方面?
王習明(西南交通大學中國西部新農村建設研究中心主任):
首先,老一代農民工一般把在城市打工作為謀取收入的來源,最後又回到農村。而我們調查過的多數80後農民工,都想在城市留下來。有的地區還有一種新現象,新生代農民工靠打工的錢買不起房,需要父輩把從農業上賺的錢拿來補貼他們在城里買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