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十年謀劃項目遇阻 香港六百億高鐵掀爭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8 09:23:23  


 
  造價太高遭反對

  高春香是反對者中的一位關鍵人物。這位47歲的女性,是受高鐵項目影響需要遷拆的菜園村的原居民。

  曾經,高春香還在做社工時,便捷的交通讓她受益匪淺。然而後來,高春香開始反省,快捷固然重要,但追求快捷必會有人付出代價,一切當珍惜眼前。高春香說,在她向往的多元生活方式中,鄉郊的閑適不能失去,那是她生命的根源。因此,她到社會工作後,曾一度在外面居住,但不久又搬回菜園村。

  當港府提出興建高鐵,要求菜園村遷拆的時候,高春香二話不說,立即發動居民成立菜園村關注組,並出任主席,強烈堅持要求保留菜園村,不拆不遷。

  接受採訪時,高春香正忙著印制文件,準備與政府周旋。她嘆息道:“我們的堅持是有理由的。除了因為居住多年,悠閑耕作不也是許多人憧憬的退休生活嗎?只是許多人不知他們現在已經可以擁有罷了。”

  菜園村關注組的出現,開始喚起港人對高鐵項目的關注,多個反對興建高鐵的不同利益團體也先後誕生。

  綜觀目前香港高鐵的反對者,大致有兩批人:一批是從支持菜園村農民拒遷開始,逐步轉變為反高鐵的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他們主要是對高鐵項目破壞居民的生活狀態、引起空氣和噪音污染表示憤慨。另一批人則是政黨及“公共專業聯盟”,他們批評高鐵,有太多問號當局仍未交代,現階段無法讓高鐵項目合理化。他們質疑:當局提出每日99000人次乘客量的假設依據是什麼?總共600多億港元的造價,也讓人難以接受。

  症結不僅僅是菜園村

  一開始,香港政府對於這少數人的聲音並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為使發展高鐵合理合利,港府信息發布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倘香港建不成高鐵,勢必不能與大陸接軌,最終會淪為競爭力落後的孤島;若延誤興建,也會喪失先機。二、強調高鐵的好處,包括節省時間、合理票價、減少排碳、促進就業及貫通大陸。三、把菜園村徵地事件簡化成賠償問題,徵地被反對,是賠償不足,“加碼”自可息事寧人。

  2009年11月21日,香港政府宣布提出特惠補償安排,除提高菜園村徵地賠償,賠償額大增140%外,為幫助受影響的村民安排日後的生活,政府還允諾,真正務農的村民可以另覓農地務農,也可以選購附近居屋或者村屋等。

  政府的舉措在短期內收到了成效。然而隨著香港媒體對高鐵項目的信息發布越來越多,民眾逐漸發現,當局並沒有在一些問題上響應社會的訴求。其中,造價方面引起的不滿最為嚴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