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海峽時報:奧巴馬訪中讓美中關係可正常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9 21:07:07  


  中評社香港11月19日電/新加坡英文報章“海峽時報”今天社論指出,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中國,雖顯示雙方仍存有歧見,但願意以相互尊重和無害表達分歧的方式來往,讓中、美關係取得正常化。

  中央社引述社論指出,中、美領袖會晤顯示了雙方一定的歧異,包括奧巴馬就人民幣匯率長期優勢提出異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則宣示抵制“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來刺激客人(奧巴馬)。

  不過,社論說,中、美雙方卻在防止誤判的軍事交流上,和哥本哈根會議不幸走向僵局的緩解氣候變遷措施,採取更融通的態度。

  社論表示,觀察家更關切中、美關係是否獲得更正確的發展。比起前任政府“自己幹自己的”這種單邊方式,這位美國新總統更加細膩,奧巴馬的首次中國行可說相當順利。

  社論說,雙方表現出相互尊重,並以無害的方式表達分歧(在西藏和貿易保護課題上),這將成為中、美未來互動的基調,雙方展現建立一個相互尊重、合作來解決世界面臨重大問題的迫切需要。

  社論認為,在奧巴馬為期一週的亞洲行,包括在新加坡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上,有關中國的談話,預料都將發展出解決全球挑戰具有決定性和建設性的二元論。

  社論說,這些全球的挑戰,對美國來說,是核子擴散;對中國來說,是貿易開放以讓全世界復甦。

  社論指出,奧巴馬在東京強調,美國不會遏制中國;在其他地方,奧巴馬也說,一個繁榮穩定的中國,有利於國際社會。下一步,奧巴馬將必須把上述觀點告訴對這些觀點持懷疑態度的國會和核心質疑者。

  社論認為,由於中國持有大量美國國債,在權力重新平衡的情形下,一個(中、美)平等的夥伴關係正在發展中。

  但社論表示,沒有人可以忽略中、美雙邊仍有一觸即發的危險,例如美國持續支持台灣,及美國對人民幣匯率日益加深的不滿等,這些爭端對雙邊關係來說,超越了尊重、相互依存和信賴。

  另外,“海峽時報”駐中國特派員沈綺穎和駐美分社主任蔡清宏(Chua Chin Hon音譯)也分別引述學者、觀察家的談話和當地報章評論認為,崛起的中國,將更敢向美國說“不”,世界的兩大國正逐漸拉近,且變得平起平坐。


    相關專題: 奧巴馬訪問中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