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印度學者:中國對印度態度明顯變強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7 12:02:59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日本時報網11月14日刊登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布拉馬•切拉尼的文章,原題為“中印緊張關係升級”。文章說,由於中國方面態度的明顯強硬,印中關係日趨惡劣。中國官方媒體也加強了反印度的論調,同時,中國通過跨越邊界的行為加強了喜馬拉雅山爭端地區的軍事壓力。中國還重新提出了對印度東北部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藏南地區)的主權問題。

  文章稱,中國方面更強硬的立場顯然與美國和印度新的戰略夥伴關係有關,這種關係是以核協議和進一步的軍事合作為標誌的。正如布什總統在他的告別演說中所說:“我們與印度開啟了新的歷史性戰略夥伴關係。”

  奧巴馬政府雖然表示要推進這種夥伴關係,但在印度與中國的爭端問題上,它卻並不願意站在印度一邊。這就使得中國在對印度問題上更為大膽。中國外交部在最近有關印度總理前往阿魯納恰爾邦的聲明中就用了“我們要求”這樣的字祥,而且把辛格這一舉動說成是“挑起事端”。

  作為還擊,印度方面允許達賴喇嘛,訪問阿魯納恰爾邦,並宣布不准中國公司再帶大量中國工人到印度的項目工作。而針對中國反對跨國投資參與阿魯納恰爾邦任何項目的態度,印度則要求中國停止在另一個爭議地區——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進行基礎設施和軍事項目建設。

  眼下的種種邊界挑釁、新的軍事部署以及相互的指責使人想起了47年前的情形,當時中國通過兩面進攻的突襲方式擊敗了毫無準備的印度軍隊。

  文章說,這種緊張關係從2006年就開始了。在2005年之前,中國一直在避免反印度的論調,並採取了一種與印度積極接觸的政策,雖然它同時仍在南亞進行戰略擴展。中國與印度2005年4月確立了解決邊界問題的政治指導原則。但是,在接下來印美防務框架協議及核協議簽訂之後,北京方面的態度就明顯改變了。

  顯然,印度沒有預見到,它急著與美國建立緊密戰略關係的舉動會招致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而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實際上不會給予它多少安慰。結果是,印度發現自己如今處在一個兩難境地中。

  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表示出這樣的意思,美國不會以犧牲美中關係為代價發展與印度的戰略關係。找不到靠山的印度已決定避免與中國發生任何衝突。

  然而,即便印度想努力平息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它也不能排除中國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因為眼下中國的強硬派似乎認為,像1962年那樣迅速的軍事勝利有助於塑造一個中國主導的亞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