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媒刊登印度學者文章鼓吹印歐聯手應對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4 22:21:18  


印度在閱兵式上展示國產烈火-3遠程彈道導彈。(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電/《環球時報》消息:美國合眾國際社11月10日文章,原題:只有印度才能挑戰中國的亞洲主導地位 西方的主導地位將面臨威脅,其來源便是中華文明。若中國繼續以過去的速度增長,到2015年掀起的逆流將把日韓捲入勢力範圍,還將擴大到西伯利亞、東南亞等地。

  對於主要國家來說,武裝衝突將兩敗俱傷,因此這種地緣政治空間的擴大有可能和平發生。中國的戰略將是和與之交好的國家合作,同時給有意挑戰的亞洲國家(主要是印度)增加衝突成本。面對來自中國等新興國家的挑戰,法德決心維持1945年以後的全球現狀,這將不僅影響到其與俄羅斯的關係,也將影響到與一個攸關本世紀20年代歐洲福祉的國家———印度的關係。歐洲可以與印度結成聯盟。

  近年來,中國政府致力於讓中國在技術上趕上美歐。儘管一輛德國產汽車可能質量比其中國競爭對手好上40%,但價格卻是後者的1.5倍,這樣的條件在競爭中並不占優勢。考慮到中國產品的低價,歐盟廠家若想避免走下坡路,迫切需要將生產平台設在印度。印度是理想選擇,因為該國的制度和語言與歐洲有親緣,且印度有數量龐大的熟練工人。另外,印度也更接近西方價值觀和地緣政治需要。

  但歐洲尚未認識到印度在未來的中心地位。不久前的印歐峰會草草收場。歐盟實力與印度人才聯姻,可以產生今後數十年在國際市場占主導地位的融合。不過,眼下歐盟更多把目光投向中國。但中國絕不會成為像印度一樣的夥伴,因為中國奉行的路線導致與美歐競爭加劇。

  今後數年,深厚的文明淵源很可能推動日本靠近中國。同樣,西方與印度的關係或許會增強。不過,下一代歐洲領導人才會理解這種變化,並採取措施培育印歐夥伴關係。(作者為印度馬尼帕爾大學政治學教授納那帕特,汪析/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