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民黨雙週報:務實負責地面對政治高敏感議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1 13:25:27  


 
  二、情況研析 

  1.近期兩岸在MOU、ECFA等經濟議題方面,進展平順,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表示兩岸總是要簽署MOU,大陸方面已經準備好了;我“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亦稱這兩天會有新的進展。

  至於ECFA,兩岸研究機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並進行多次非正式意見交換,初步形成結論。雙方主管官員日前進行第四次非正式協商,就早期收穫清單原則作溝通,雙方溝通情況良好,之後依據溝通原則進行作業,俟作業完畢後,即可在兩會架構下,展開ECFA正式諮商。

  ECFA雖然沒有列為12月舉行的第四次兩會協商議題,然兩方均表達正面、積極態度,從目前情勢進展來看,年底前有機會進入正式協商。

  2.現階段兩岸協商仍以經濟議題為主,王毅日前會見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率新聞團一行時即稱,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經濟議題仍將是兩會商談重點,同時逐漸增加文化教育方面的內容,從而不斷充實兩岸交流的內涵,保持兩岸關係發展勢頭。

  然在兩項經濟議題將有突破之時,大陸近期密集舉辦涉及兩岸經貿、農漁業的研討會,數度重申兩岸共同政治基礎是反對台獨、九二共識。強調一年來的兩岸關係,是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形成良性互動。

  眾所周知,兩岸在前進過程中,存在諸多干擾。王毅提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並稱會排除萬難,不受干擾地把兩岸關係不斷推向前進。廈大台灣研究院教授陳孔立近日撰文指出,在台灣,反對黨的干擾屬於常態;建構兩岸信心建立措施,是排除各種干擾、避免不確定作為的必要舉措之一。他認為兩岸實際上已開始建構信心建立措施,但尚未進入有計劃、有步驟的互動階段,於是出現一些令人擔心的意外、風險與不確定作為的作法。

  3.根據日前中國時報引述大陸對台官員透露,在商談ECFA之後,期待在馬英九政府執政第一個四年任期,適時啟動兩岸和平協議政治議題初期商談,並商簽備忘錄或兩岸和平架構協定。

  兩岸關係幾經周折,直至去年五月,方邁入和平發展軌道。馬英九去年五月就任以來,秉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理念推動大陸政策,不但讓兩岸關係呈現一番新氣象,也使台灣的國際形象由昔日麻煩製造者轉變成和平締造者。
   
  4.2005年連胡達成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奠定國共兩黨互信基礎。2008年,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恢復了中斷十餘年的海協海協兩會協商。兩岸好不容易回復正常軌道,亟需要交流交往過程中,展現善意、表達誠意、累積互信。北京方面自然理解台灣社會多元以及政黨兩極的客觀事實,因而提出了兩岸協商“循序漸進、先經濟後政治”原則;穩步前進,不求躁進。

  面對涉及政治對話的高敏感議題,未來無由回避,然現階段宜由論壇、研討會等形式,由學界先行對話、進行探討,廣泛交換意見,集思廣益,出謀獻策,探尋能為各方接受的大方向,務實負責地面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