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4日電/聯合早報今天發表文章說,隨著黨內個人權威色彩淡化,黨內權力的承傳必將更加倚重於制度化的程序安排,原任領導人的意志或“指定”對於接班人選的決定性作用將遞減。
章說,從明天開始,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七屆四中全會將在北京召開。
300多名代表中共中央領導層的中央委員與候補委員將在四天的會議裡,聽取政治局工作報告,並對新形勢下的“黨建”問題進行研究。
圍繞四中全會的召開,中國主流媒體紛紛將黨內民主、反腐制度建設、權力的制約監督以及擴大基層幹部直選列為本次全會“看點”。但是受訪觀察人士認為,本次全會對反腐、基層直選等課題擬定實質性辦法的可能性,並不讓人樂觀。
四中全會針對黨內民主進行討論的成果,反倒是可以期待。中共必須具體實行黨內民主才能處理三年後“十八大”權力交接制度的安排,借重制度來為下一代領導人確定領導地位與權威。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鳴受訪時指出:“四中全會一般都是為下一個全國代表大會做準備,下一個大會(十八大)將面對接班的問題,接班最大的問題就是程序問題,在現在的環境下,沒有黨內民主是不能解決的。”
中共至今出現過四代領導人。其中2002年現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的上任,被形容為中共歷史上第一次最高權力的平穩過渡。不過,胡錦濤的接班人身份是在前領導人鄧小平在世時明確,因此當年的交接也不乏“權威認證”成分。如今,隨著黨內個人權威色彩淡化,黨內權力的承傳必將更加倚重於制度化的程序安排,原任領導人的個人意志或“指定”對於接班人選的決定性作用將遞減。
事實上,國外觀察者更早也都指出,在中共不放棄一黨執政的前提下,發展黨內民主就是必然選項。從這個角度說,最高權力交接方式的制度化壓力,將推動全黨向民主化的方向演變。中共將在此過程中小心翼翼駕馭形勢發展,以規避不確定性因素與政治風險。
至於四中全會的黨內民主具體措施,有境外消息指出,新舉措可能包括實行黨務公開和黨內重大決策徵求意見制度;實行黨內言論開放,改進黨內選舉制度與完善黨內各項民主制度建設。
另一方面,在臨近中共建國60周年大慶前召開的四中全會,也正面對嚴峻的外部壓力,這包括這兩年來此起彼伏,規模升級的群體性事件,邊疆地區騷亂、政府公信下降與民怨加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