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政治局常委密集視察不尋常 或有新經濟舉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07 16:10:54  


6月起,中央最高決策層在全國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密集調研經濟形勢。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6月起,中央最高決策層在全國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密集調研經濟形勢。其間,他們對中國宏觀經濟作出企穩回升但基礎不穩定的最新判斷。

背景:對宏觀經濟形勢作出最新判斷

  南方都市報報道,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4日-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山西,調研當地經濟運行和民生問題。至此,溫家寶已經連續5個周末到地方調研。

  與此同時,胡錦濤、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周永康多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奔赴各地調研。短短一個月內,中央最高層已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的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完成調研。

  這也是今年以來,中央最高決策層的第二次集中調研。全國兩會後的4月,他們曾集中調研14個省市區的企業,了解經濟運行情況。去年7月金融海嘯爆發之前,中央高層曾紛紛赴沿海各省市區集中調研外貿出口。

  中央高層此次集中調研的背景是:中央高層對宏觀經濟形勢作出了最新判斷———6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我國經濟處於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但基礎還不穩固。

目的:全面摸底經濟 查看政策落實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認為,顯然,此次高層調研與經濟政策直接相關。中國經濟運行情況如何、企業在經濟危機下的營運情況等問題都成為了他們的考察重心。

  他說,目前,中國經濟各個領域都出現了回升苗頭,中央高層選擇此時密集調研,是需要對經濟進行全面摸底,以確認中國經濟是否真的回升。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則認為,前一段時間,中央密集研究、出台了很多經濟政策,包括4萬億投資、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等。到底這些政策落實情況如何,是否需要調整、怎樣調整,是中央高層此次密集調研的主要目的。

  範劍平說,從他們的調研路徑來看,三保(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都成為中央高層調研的內容,但顯然,保增長是重中之重。<nextpage>

預期:或將適度收緊信貸政策

  兩位專家認為,在對經濟形勢作出新判斷的背景下,不排除下一步中國的經濟政策微調的可能。

  宋國青分析,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一大的政策基調肯定不會變化,此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稱,要“堅定不移地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是信貸政策可能微調。他說,前5個月新增貸款規模高達5.84萬億元,通脹上升成為各方預期。中央高層關注到了這些情況,下半年信貸政策可能微調,會適度收緊。

  “專家現在都在等6月份的數據,但作為高層,他們還需要活情況。”範劍平說。

中央政治局常委密集視察 或有新舉措

  最高領導人最近分別密集在全國視察,分析師認為這很不尋常,可能預示著中央將宣布新的決定。報道說,中央9名政治局常委中,有7人上個月展開了11次到地方視察的行程。這個數字幾乎是常委們平日外出視察次數的四倍。

  香港著名分析員林和立說:“這雖然不是史無前例的,但卻是非同尋常的現象。在以前,通常是在中央全會或全國黨代會前,政治局常委們才有這樣的密集行程,以了解地方的形勢。”

  國家主席胡錦濤上個月花了三天前往最北部的黑龍江視察。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則前往最西部的新疆視察。總理溫家寶行程最密集,一個月內視察了四個省份,包括西北的陝西和中部的河南。政協主席賈慶林和主管宣傳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則前往沿海省份視察,包括遼寧和浙江。

  分析師說,這樣的密集行程最近的一次是2007年,當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這個會議是要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定調。諾丁漢大學政治分析家王正緒回憶說,那一年,中國極度擔心經濟過熱和通脹。那次會議後,宣布了一系列冷卻經濟的措施。這一次,基本上很大部分也是和經濟有關。

  王正緒說:“第一季的數據顯示了復甦的跡象,但也出現了很多矛盾的訊息。領導人要了解,刺激配套是不是有效,資金是否用在了刀口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