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母語教學”明年終結 議員:家長無所適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30 08:38:42  


孫明揚(中)等在印有“營造語境 實現願景”的布景板前公布“微調”方案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九七回歸後推行了長達十年的一刀切“母語教學”政策,將於明年畫上句號,屆時全港中學將不會再分為中中及英中,學校可按學校、教師及學生的能力自決教學語言,估計能夠以英語授課的中學將由現時的約三成增加至四成半,即一百多所增至近二百所,而未能以英語授課的學校亦可利用四分一的總課時,作為英語延展教學,家長可於本年底透過《中學概覽》查閱學校的學科授課語言。

  星島日報報道,九八年九月本港根據《中學教學語言指引》推行母語教學政策,一百一十四所合資格的中學獲准成為英文中學,其餘三百所則須在初中以母語授課,成為中文中學,過去十年中中及英中二分法受到不少非議。○三年七月教統會成立檢討中一派位機制及中學教學語言工作小組,小組並於○五年發表檢討教學語言政策諮詢文件,建議繼續維持英中、中中二分法,並設立“上落車”機制。

  ○七年十一月孫明揚出任教育局局長,並於去年建議推行中學教學語言“微調方案”,經過一年半的研究和諮詢,教育局昨日正式公布中學教學語言“微調”政策,並取消早前建議以“英文班”、“彈性班”和“中文班”的標籤效應,改以容許學校在每六年一次的檢視周期下,學校在過去兩年獲派屬全港“前列四成”的中一新生平均比例達到一班學生人數八成半(以明年中一派位每班三十四名學生計算,即三十四人當中有二十九人)的學校,可全權酌情決定有關班別的教學語言安排,上述學校可按學生和老師的能力,自行決定以“分班、分組、分科、分時段”或混合形式,採用最合適的教學語言安排,估計這類學校約佔四成半。

  孫明揚表示至於餘下未能達標的五成半學校則以中文授課,但教育局會容許該等學校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英語延展課時,並可向局方申請“化時為科”,但最多不可多於兩科。雖然現時有一百一十四所英文中學,但孫明揚估計由於新學制下不少學校會以中文教通識及宗教倫理等學科,故估計不多於十所中學實行全英文教學。

  由於學校是否能夠取錄足夠的合資格學生,視乎學校過去兩年的收生情況而定,故此教育局將於今年六、七月期間,陸續向全港學校發布零七/零八及零八/零九兩學年的學生分配數據,讓學校根據數字規劃未來六年教學語言和學校發展計畫。

  孫明揚承認按過去兩年的學生成績決定新學年的教學語言,結果一定有落差,故此學校可透過校內中一入學試考試成績,再自行調整,他亦不排除因學生被錯配至不同語言教學的班別,而出現上訴或轉班的情況,教育局會按個別實際情況與學校進行商討,並信任學校。

  教育局副秘書長陳美寶表示,學校需於今年十月向教育局提交學校發展計畫,闡述其未來的教學語言安排及發展,家長可透過學校在網頁內上載的學校發展計畫內容,知悉學校開設的班別教學語言,另外各中學亦會於今年十二月出版的《中學概覽》內,闡述各學科的教學語言。至於“英書中教”問題,陳美寶表示,學校須在教材、功課、上堂語言及評估方面配合自選的教學語言,但局方鼓勵學校可為學生提供不同語言的教材,強化學習內容。

  教育局亦計畫明年九月開始的連續三個學年,每年到七十所學校進行重點,並成立由教育界人士組成的諮詢小組,監察視學結果,而局方則會向違規的學校發出警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