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證券報:上海夢想可成真 打造金融橋頭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6 10:48:24  


  中評社香港3月26日電/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在陽春三月即將畫上句號的時候,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並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到2020年,將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中國證券報今天社評指,在當前形勢下,“兩個中心”的確認,對於正處在經濟發展轉型關鍵時期的上海和長江三角洲來說,其意義自不待言。但事實上,“兩個中心”的建設,其經濟地理上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上海和長三角。從近期觀之,“兩個中心”的打造,是為了倚重上海的比較優勢,在當前全球金融風暴背景下,以點帶面,“換擋加速”,推動長三角乃至全國經濟儘快走出陰霾,迎來新一輪發展;從遠期觀之,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設,還承擔著更重大的歷史使命——為謀求人民幣國際地位提供一個重要平台。

  回首過去,上海,已經為金融“中心”夢想了30多年。

  1978年,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動,上海率先抓住金融改革契機,並在探索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作為發展目標的構想。1981年,上海在全國率先奠定貨幣市場基礎——開展銀行間外匯調劑業務和票據承兌貼現業務;1984年,上海在全國率先創立資本市場,發行我國首只股票;1990年,全國首家證券交易所在上海成立;1991年,日興銀行等6家改革開放後首度入華的外資銀行在滬設立分行;1994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成立;1999年,上海期貨交易所成立;2005年,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揭牌;2006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建立……

  30多年來,上海依托自身深厚的金融文化沉澱和產業優勢,不斷加大金融資源集聚力度,目前共聚集金融機構800多家,包括一批全國性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總部,30多家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以及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初步奠定了全國金融中心地位。

  社評說,國際金融中心,是上海的夢想,更是國家的戰略。有人將這一理念總結為一句話:國際金融中心在全國的輻射力要體現出“在上海”和“不在上海”兩個方面。“在上海”,要求的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地域載體在上海,因為金融活動、金融機構和人物在上海的集中度較高。而“不在上海”,其內涵則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目標直指“服務全國”。

  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在提出將上海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同時,強調還要將其建設為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金融”與“航運”並提,傳遞出政府對現代金融與物流兩大產業深刻互動的重視。當前世界,國際航運中心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金融中心發展也多源於航運中心。世界著名的國際航運中心紐約、倫敦、東京等同時也都是著名國際金融中心。從一定意義上說,上海要建立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是相伴而生的。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將帶來大量有形的物流,促進物流業的大發展,同時,在物流業發展的基礎上促進貿易和與此相關的服務業的發展,並最終帶動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

  放眼全球,任何一個經濟大國的崛起,不可能沒有國際金融中心的支撐。如今,憑借多年經營基礎設施和先行先試的努力,上海,肩負起了11年內“基本建成”金融中心的使命。上海,站在了新的起跑線上。讓我們祝福上海,期待上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