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兩岸聯手對抗金融風暴 雙贏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3 00:25:26  


 
  第三,通過兩岸投資合作,可以使金融危機下大量閑置資本找到新的出路,帶動就業,緩解金融危機下的經濟壓力。

  儘管存在諸多制度障礙,但台商赴大陸投資仍然發展迅速,不僅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領域也不斷拓寬。大陸已成為台灣對外投資的最大目的地。投資產業集中在電子及電器業、金屬及其製品業、精密器械業,其中,勞動密集型投資比重高。兩岸投資是單向的,即台商可以到大陸投資,而大陸企業對台灣投資限制頗多。在金融危機衝擊和投資成本上升的壓力下,台灣投資大陸的企業遇到了巨大困難,出口訂單減少,融資成本上升,資金鏈斷裂,利潤率下降,有的被迫倒閉。

  如能進一步加強兩岸投資合作,簽署台商投資保障協議,擴大金融往來,則能使台灣投資大陸企業獲得相對穩定的投資環境,充分利用全球金融危機下大陸閑置資金相對增加的條件,獲得更充分的資金供給,降低融資成本,更好地幫助台資企業向大陸中西部轉移延伸,利用大陸擴大內需的機遇,開發大陸市場,全面融入大陸市場之中,在大陸調整經濟增長模式上站得先機,使台資企業穩定成長,並獲得高利潤回報;如能放寬台灣對大陸企業的投資限制,大陸企業能夠到台灣投資設廠,發揮兩岸各自資源優勢,形成優勢互補,則可擴大台灣就業機會,有效降低失業率,減輕金融危機對台灣經濟的衝擊。

  第四,通過兩岸科技人才交流與合作,深化旅遊合作,推動台灣經濟轉型升級。

  台灣在金融風暴中所遇到的經濟困難,與其長期以來傳統製造業外移,經濟轉型升級不利有很大關係。台灣如能在擴大兩岸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中,充分利用大陸基礎研發能力強,吸引質優價廉的龐大科教人才隊伍,並與大陸進行戰略聯盟,開展高端研發合作,提高台灣技術研發水準,加快兩岸產業分工體系的形成與深化,則可為產業升級提供有力的保障;如能進一步開放大陸旅遊,加強兩岸旅遊合作,則可鞏固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持續擴大台灣島內需求,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緩和金融風暴中台灣失業率攀升局面。

  第五,通過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有效降低兩岸經濟交往的成本,提升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使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全球運籌中心,在全球經濟動蕩中保持相對穩定。
 
  台灣要想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全球運籌中心,人貨暢通是必要條件。台灣要建成亞太營運中心,至少50%以上的市場腹地須在祖國大陸,尤其海運轉運中心80%以上要借助於大陸市場。唯有深化兩岸經貿合作,才能確立台灣在東亞地區經濟整合中所扮演的承啟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的關鍵性仲介地位,才能將台灣建成國際資本進出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大陸的重要門戶,成為吸引跨國企業以台灣作為投資與經營東亞和大陸市場的中轉地,從而推動台灣成為整個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服務中心,使台灣經濟轉型成功。

  一旦台灣失去了成為亞太運籌中心的可能,外商將會放棄以台灣作為營運總部,台灣原材料及零配件廠商將被迫外移,直接前往大陸投資,而原本看好台灣成為亞太轉運中心的相關行業,亦將直接赴大陸或尋找其他合適地點設立營運據點。因此,只有依託穩定發展的兩岸經貿關係,以及大陸廣袤的市場和豐沛的資源,台灣才能實現其作為全球運籌中心的發展目標,並在金融風暴中保持持續發展態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