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聞幕後/歐鴻鍊口誤 險釀兩岸互信風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1 10:13:53  


歐鴻鍊前天上午提出“不反對薩中建交”,中央社立即報導。午間新聞時段,電子媒體大幅跟進,一名決策高層看著電視說:“麻煩來了!”
  中評社台北3月21日電/台灣“外交部長”歐鴻鍊前天在“立法院”時一句“不反對薩國與中國建交”,差點釀成兩岸大危機,靠著府院總動員緊急滅火,一場風暴化於無形,官方定調這是“誤會一場”,知情人士卻形容“折衝樽俎,猶如電影情節。”

  聯合報報道,馬政府重回九二共識、推動活路外交,北京相對也允諾多給台灣國際空間,歐鴻鍊前天上午提出“不反對薩中建交”,中央社立即報導。午間新聞時段,電子媒體大幅跟進,一名決策高層看著電視說:“麻煩來了!”

  果然,府方高層中午過後,馬上透過管道接獲北京“關切的訊息”,隨即啟動“國安”機制因應,其間更傳出馬英九“頗不高興”,認為是無端生波。

  據轉述,前一天、周三下午馬英九才在“總統府”聽取“外交部”提出馬蕭外交政見報告,書面資料寫著“沒有雙重承認”,馬英九更明確傳達不搞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高層納悶,怎麼“會有人搞不清楚,這是違背現行外交政策呀!”

  雙重承認的嚴重性在於:北京認為馬政府兩岸政策改弦更張,決定重拾“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政策,踩到兩岸互動的紅線 (red line)。

  更明確說,馬政府若想搞雙重承認,後續兩岸磋商勢必全面終止,包括世衛大會(WHA)觀察員、兩岸經貿架構協議(ECFA)都將生變,知情人士解釋“如果扁規馬隨,北京為何還要給台北favor(好處)?”

  由於事態嚴重,府方下午立即致電“外交部”,第一時間因歐鴻鍊開會中,未能直接聯繫上,隨後密集透過熱線,包括主掌涉外事務的“國安會”副秘書長何思因出面協調,不到一個小時,府院定調這是“口誤”。

  府院取得共識後,“總統府”、“新聞局”、“外交部”下午三點多分別以新聞稿或口頭解釋,澄清沒有“雙重承認”、絕無“不排除中薩建交”。

  大約同一時間,大陸“外交部”也開記者會,對於中薩建交回應仍是“一中前提”,雖是既定立場,卻等於否決了“雙重承認”,兩岸透過某種特殊管道達成默契。

  不過,府方不願承認兩岸直接聯繫,僅低調說“府方的訊息確實比較多一點!”

  短短不到五個小時的危機處理,除驗證府院緊急應變能力,兩岸訊息溝通順暢,更重要的是:此一口誤風波,測試出馬政府上任十個月來,兩岸互信的穩健與強度。 

  聯合報又報道,歐鴻鍊“不反對薩國與中國建交”之說,北京立即透過管道,讓台北獲得“北京關切的訊息”;據透露,北京是透過四年前建立的國共平台熱線,轉達其關切。

  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大陸,“連胡會”化解國共夙怨,建立國共溝通平台,雙方指定聯繫窗口及負責人,兩岸一有要事立即通過熱線電話交換意見,第一時間傳遞中南海與台北訊息。

  北京對馬英九提出的“兩岸外交休兵”,雖未做直接言語回應,但實際態度是不反對,對台灣“友邦”停止“挖牆角”動作。

  台灣“外交部”官員表示,這起雙重承認”風波起於媒體第一時間報導錯誤,經過澄清,整起事件已經結束。台方也接到薩國新政府傳來的訊息,表示外電關於佛納斯總統有意和大陸建交報導不正確,台薩邦交不會改變。

  歐鴻鍊前天在“立法院”答詢時,一度傳出他說:“不反對中國大陸和薩國建交”,這樣的講法,被解讀為馬政府在外交上,將追求“雙重承認”。對此,“外交部”官員強調,“立委”的問題很長,歐鴻鍊那一句“不反對”,指的是“不反對薩國與中國大陸發展經貿關係”,因為新當選的佛納斯總統,也看好中國大陸十三億人口的廣大市場帶來的商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