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兩岸聯手對抗金融風暴 雙贏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3 00:25:26  


 
  第一,通過兩岸金融合作,可以提升兩岸金融服務業國際競爭力,提高應對金融風險能力。

  目前台灣企業已可以在大陸的交易所上市交易,台灣的保險公司也在內地成立了合資保險公司,為大陸居民提供保險服務。但在很多方面,兩岸的金融開放還停留在低層次,尤其是台灣對大陸金融開放遠低於大陸對台灣的開放度,單項開放特徵明顯。

  如能儘早建立兩岸金融溝通視窗,就兩岸金融市場、法規等建立聯繫,共同協調金融監管,使兩岸雙方對法律修改、金融體制變化、金融訊息交換等進行溝通,形成專業性的金融訊息交換視窗,則有助於兩岸規範金融管理,更好開展金融合作。

  如能進一步加強兩岸金融合作,兩岸銀行互設子行、分行及參股等,台灣和大陸的銀行發展空間則會擴大,避免台灣銀行在大陸銀行業開放中錯失機會,在大陸的台企資金結算會更便利,而內地投資者赴台投資也會得到金融服務上的便利,兩地居民交流也可更便利。

  如能設立兩岸貨幣清算中心,則可保障台灣對於人民幣的需求,減少大陸把新台幣送至境外賣出,以香港為仲介、使用美元進行清算,給貿易和民眾交往帶來的不便。

  如能允許在大陸成立台資或合資證券公司,則可拓展台灣企業融資管道,擴大台灣證券業的生存空間,也會促進大陸證券市場發展。

  如能進一步放寬台灣證券業投資大陸股市的限制,開放大陸資金(首先是QDII)投資台灣股市,或兩岸能互相投資共同基金,允許大陸企業在台灣掛牌上市,台灣人可以直接投資在台灣掛牌交易的大陸公司,則能增進兩岸資金流動,拓展兩岸證券市場,促進股市繁榮,給投資者注入信心,共同抵禦金融風險。

  第二,通過兩岸貿易合作,可以降低貿易成本,產生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擴大市場需求規模。

  目前大陸是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兩岸貿易主要集中在電機設備、光學儀器、機械器具及零部件、塑膠及其製品、有機化學製品、鋼鐵6類產品上,兩岸貿易已由單純商品互補貿易,轉為以投資帶動的工商結合的貿易。特別是加入WTO後,兩岸貿易結構逐步改變,由資源互補型逐漸向產業分工型的變化,這表明兩岸貿易合作層次的提升及兩岸經濟貿易依存性的增強。如能進一步消除貿易障礙,加強貿易領域的合作,甚至形成緊密的貿易關係安排,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必然降低交易成本,產生貿易轉移效應,使兩岸貿易規模大幅度擴張,彌補金融危機下美、日、歐等世界主要經濟體進口需求下降的不利影響,增進兩岸經濟活力,為世界經濟儘早走出衰退困局做出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