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周總理斥:此乃建國後最糟糕的警衛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3 09:55:10  


  1971年2月,周恩來總理閱畢昆明軍區呈上的《關於譚甫仁同志遇害經過初步調查報告》後,心情沉重地作了重要批示,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此乃建國以來最糟糕的警衛人員。要引以為戒!”

  1973年,鄧小平同志復出主持中央軍委工作。他遵照周總理的指示,傾全力整頓軍隊。當時,筆者在昆明軍區工作,曾了解有關所說“建國以來最糟糕的警衛人員”的情況,特作如下記述:

  1970年12月17日凌晨,地處鬧市區的原昆明軍區大院42號院內,接連傳出了幾聲槍響。昆明軍區政委譚甫仁被兇手槍殺,身上共中3彈:頸部、肩胛部和胸部各一,其中胸部一彈從心臟旁穿透。譚血流如注,立撲於地。

  暗殺發生後,周總理也大為吃驚,當即指示:“要火速組織搶救譚甫仁。案子很可能是內部人幹的,要抓緊時間破案,重點是軍區機關內部﹔成立專案組,由周興同志負責,公安部派人協助。”

  周總理親自安排北京專家急飛昆明實施搶救。後終因譚傷勢過重,救治無效死亡,時間是當日中午12時許。譚甫仁1910年出生,去世時正好60歲。同時被暗殺的,還有其夫人王里岩。

  在20世紀70年代,這類惡性事件絕無僅有。將軍喋血,全國震驚!

  譚甫仁,廣東仁化人。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建國後任武漢軍區第二政委,工程兵政委。1955年授中將軍銜。原工程兵司令員陳士將軍的兒子多年後回憶說:“我去過譚甫仁叔叔家,那是一個典型的軍隊高級幹部住的小樓,我很難想象這個有著高牆圍繞、總有警衛站崗的小院,怎麼會有人進去開槍殺人。從我記事起,我就是在這種格局的小樓里居住的,一般都是一層住家屬和會客,二樓供首長辦公。樓的前面都是空地和草坪。和我家的司令小樓不同,我家的是解放初期蓋起的,而譚這一座是解放後公私合營時充公的大資本家楊希辰的小別墅。”

  兇手王自正原名王志政,河南內黃人,富農出身。作為一個現役軍人,他為什麼要採取這種極端的方式呢?原來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進攻中原後,其堂兄曾帶領一個“還鄉團”對老家的村莊反攻倒算,槍殺了村武委會主任,王自正參與了這次的殺人行動。後來他逃往他鄉參加了解放軍,改王志政為王自正。1970年初,王自正被提升為昆明軍區政治部保衛副科長,但他還沒有來得及得意,便因家鄉告發歷史問題而被送到俘管所隔離審查。王自正決心魚死網破。他在筆記中列下了好幾個要殺害的人的名字,包括軍區副司令員陳康、魯瑞林、田維揚等。權衡之後他寫道:“不如殺譚甫仁,影響更大,發洩心頭之恨。”

  任保衛部副科長的王自正,對於軍區內部情況,對首長及首長住宅的情況,包括活動規律、房屋結構,甚至主房、副房的布置等等,均了如指掌。再有,軍區保衛部保存槍械的保密室沒有明鎖,隻要知道密碼,就可以開鎖取槍。王兼過多年的槍械保管員,密碼早稔熟於心。於是,這個隱藏在昆明軍區心臟里的殺人狂魔,毫不費事地從保衛部偷出了兩枝手槍,而且又並不費事地就進入了譚甫仁壁壘森嚴的住宅。

  譚甫仁的住宅共有5個警衛員,前門2人,後邊3人。那時候“備戰備荒為人民”,部隊正搞“千里野營拉練”,這里的警衛員也被拉去3人。這給兇犯留下了更大的空間。兇犯深夜跳進譚甫仁的深宅大院,徑直敲響了應該是譚甫仁居住的主臥。那一晚,譚恰恰沒有住在自己的屋里,是夫人聞聲起床開的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