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周恩來逝世33周年祭:他為何贏得世人尊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8 13:35:04  


永遠的總理-周恩來(資料圖片)
  周恩來作為在這個世界上走了一遭的偉人,他幾乎沒有留下什麼有形的東西,但是他的身影卻時時在我們身邊,至今,許多人仍是一提總理雙淚流,一談國事就念總理。陸放翁詩:“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是什麼辦法化作總理身千億,人人面前有總理呢?難道世界上真的有什麼靈魂的永恆?偉人之魂竟是可以這樣地充盈天地,浸潤萬物嗎?咱從1976年1月國喪以來,我就常窮思默想這個費解的難題。 

  總理的驚人之無有六。

  一無是死不留灰 

  周恩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死後不留骨灰的人。當總理去世的時候,正是中國政治風雲變幻的日子,林彪集團剛被粉碎,江青“四人幫”集團正自鳴得意,中國上空烏雲壓城,百姓肚裡愁腸千結。1976年新年剛過,一個寒冷的早晨突然廣播裡傳出了哀樂。人們噙著淚水,對著電視一遍遍地看著那個簡陋的遺體告別儀式。突然江青那副可憎的面孔出現了,她居然不脫帽鞠躬,許多電視機旁都發出了怒吼:江青脫掉帽子!過了幾天,報上又公布了遺體火化,並且根據總理遺囑不留骨灰。許多人都不相信這個事實,一定是江青這個臭婆娘又在搞什麼陰謀。直到多少年後,我們才清楚,這確實是總理遺願。l月15日下午追悼會結束後,鄧穎超就把家屬召集到一起,說總理在十幾年前就與她約定死後不留骨灰。灰入大地,可以肥田。當晚,鄧穎超找來總理生前黨小組的幾個成員幫忙,一架農用飛機在北京如磐的夜色中冷清地起飛,飛臨天津,這個總理少年時代生活和最早投身革命的地方,又沿著渤海灣飛臨黃河入海口,將那一捧銀白的灰粉化入海空,也許就是這一撒,總理的魂魄就永遠充滿人間,貫通天地。 

  但人們還是不能接受這一事實。多少年後還是有人提問,難道總理的骨灰就真的一點也沒有留下嗎?中國人和世界上大多數民族都習慣修墓土葬,這對生者來說,以備不時之念,對死者來說則希望還能長留人間。多少年來越有權的人就越下力氣去做這件事。許多世界上著名的陵寢,中國的十三陵,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還有一些埋葬神父的大教堂,我都看過。共產黨是無神論,又是以解放全人類為己任,當然不會為自己的身後事去費許多神。所以一解放,毛澤東就帶頭簽名火葬,以節約耕地,但徹底如周恩來這樣連骨灰都不留卻還是第一次。你看一座八寶山上,還不就是存灰為記嗎?歷史上有多少名人,死後即使無屍人們也要為他修一個衣冠塚。老舍先生的追悼會上,骨灰盒裡放的是一副眼鏡,一支鋼筆。紀念死者總得有個念物,有個引子啊。 

  沒有灰,當然也談不上埋灰之處,也就沒有碑和墓,欲哭無淚,欲祭無碑,魂兮何在,無限相思寄何處?中外文學史上有許多名篇都是碑文、墓誌和在名人墓前的憑吊之作,有許多還發揮出熾熱的情和永恆的理。如韓愈為柳宗元寫的墓誌痛呼“士窮乃見節義”,如杜甫在諸葛亮祠中所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都成了千古名言。明代張溥著名的《五人墓碑記》“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簡直就是一篇正義對邪惡的檄文。就是空前偉大如馬克思這樣的人,死後也有一塊墓地,恩格斯在他墓前的演說也選入馬恩文選,成了國際共運的重要文獻。馬克思的形象也因這篇文章更加輝煌。為偉人修墓立碑已成為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國百姓的習慣,你看明山秀水間,市井鄉村裡,還有那些州縣府志的字裡行間,有多少知名的、不知名的故人墓、碑、廟、祠、銘、志,怎麼偏偏輪到總理,這個萬人敬仰的偉人,就連一個我們可以為之扼腕、嘆息、流淚的地方也沒有呢?於是人們難免生出一絲絲的猜測,有的說是總理英明,見“四人幫”猖狂,政局反覆,不願身後有伍子胥鞭屍之事;有的說是總理節儉,不願為自己的身後事再破費國家錢財。但我想,他主要的就是要求一個乾淨:生時鞠躬盡瘁,死後不留麻煩。他是一個只講奉獻,獻完轉身就走的人,不求什麼紀念的回報和香火的饋餉。也許隱隱還有另一層意思。以他共產主義者的無私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忠君,他更不願在身後出現什麼“僭越”式的悼念,或因此又生出一些政治上的尷尬。果然,地球上第一個為周恩來修紀念碑的,並不是在中國,而是在日本。第一個紀念館也不是建在北京,而是在他的家鄉。日本的紀念碑是一塊天然的石頭,上面刻著他留學日本時的那首《雨中嵐山》。1994年我去日本時曾專門到櫻花叢中去尋找過這塊詩碑。我雙手撫石,西望長安,不覺淚水漣漣。天力難回,斯人長逝已是天大的遺憾,而在國內又無墓可尋,叫人又是一種怎樣的惆悵?一個曾叫世界天翻地覆的英雄,一個為民族留下了一個共和國的總理,卻連一點骨灰也沒有留下,這強烈的反差,讓人一想,心裡就有如墜落千丈似的空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