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2日電/對於加拿大華人而言,在加拿大生存不易,致富更不易。有些人不想通過誠實的勞動獲取利益,則必然要挖空心思,投機取巧。有人為利行騙,也必然有人貪利被騙。
中獎詐騙
據加拿大《北美時報》報道,近期記者就曾接到一位讀者的投訴,說是某日突然收到來自香港的Email,先是恭喜她中了數百萬元的某某大獎,雖然想來想去她未曾參加過與香港沾邊的摸彩活動,但是中了大獎還是很高興,於是就每日翹首企盼香港的大獎什麼時候寄過來。等了幾日不見動靜,又打電話過去詢問。被告知,為了擴大這次博彩活動的影響,頒獎大會將在香港本地舉行,出席者必須先交納若幹數額的會務費。想想幾百萬的大獎等著自己去拿,幾千幾萬的會務費又算什麼。當然她也沒有過於簡單,也多方查證對方的帳戶及合同文本,覺得沒有問題,還是把會務費匯過去了。過了幾天,向對方索取更多的信息,卻發現電話已經打不通了,與人談起,始知被騙。
騙術并不高明,甚至在此之前此類的騙術業經有關媒體有所披露,但這個女士還是被騙了。這裡的問題不是騙子如何行騙,騙子的騙術如何高明,而是為什麼還有人被騙呢?恐怕要從自身找原因了。如果不是被貪利之心蒙蔽了正常的警覺,此類拙劣的騙術是絕對不會成功的。所謂的詐騙,就是利用人的貪利心理而挖掘好了讓人可能會往裡跳的陷阱。
投資陷阱
前幾日某位投資經紀人自殺未遂事件,留給人們的思考也是極多的。200萬加元,這其中包括老人的養老金,學生准備讀書的錢,新移民省吃儉用准備買房的錢,致富的欲望一下子成了泡影。這位投資經紀人的過於自信導致了這一悲劇的發生。他也已經用自殺的行為表明了自己的悔悟,後來的一系列言行,也表明了他終於有了敢於擔當的勇氣。固然這位投資經紀人的盲目自信已經為投資者掘好了陷阱,我們還是相信他的本意不是出於騙人而是出於賭徒的心理,因為在這次事件中有的投資人是托朋友找關系把錢送到他手中的。這個事件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失敗。15%的投資回報率,一座真正的空中樓閣,包括經紀人和投資者卻完全相信這座樓閣的存在。經紀人在這起事件的失誤是,漠視了資金運作的根本規律,而完全相信了自己的智力和主觀判斷。
如果把這場失敗的責任完全歸於經紀人,顯然并不公正。不論是投資者還是經紀人,當時如果能多做思考,保持足够的理智,那麼失敗或者說是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生活中我們切記這一點,無貪欲則無損益,有投資就有風險。
合同陷阱
社會生活中,特別是在華人社區中,某些人的欺騙心理是不知不覺存在的,適當的機會和土壤會自然釋放。移民生活中很多人也遭遇了合同方式的欺騙,諸如上門的一些人。合同中某些苛刻的條款往往是極小極小的需用放大鏡才能看清的字體。很多人往往不注意這些看不清的條款,看清了後又往往不知所雲。等你發現了合同中的不合理之處,或者是因為搬遷,想中止合同時,這些你看不清的不明就裡的條款就有了執行對你罰款的功能,一方面是你的英文理解能力不佳,另一方面即使你的英文理解能力很強,你也仍然會被罰款,因為解釋權在於銷售方。據說很多這類公司的銷售業績并不好,但始終能維持運作,很大一部分就是依靠這種罰款來支撑。所以,當你下筆簽署這類合同時,一定要加倍小心。
在生活中某些小事上,也難免遭遇欺騙。諸如某些賣手機賣電話的,先要交抵押金,講明了合同到期退還抵押金;等到期了,去討要這筆抵押金,可就麻煩了,銷售者總會找出各類借口推遲。
合同欺騙經常發生在華人對華人之間。孫女士就遭遇了這類詐騙。來自上海的孫女士是在2003年買房的,買房時因為請了驗房師,所以對房屋的各類配套措施還感覺滿意,覺得沒有更換的必要。住進去不久,就有一些人無數次的上來敲門,言自己的公司是代理熱水爐安裝的,因為政府的綠色能源計劃出台,可以免費幫助更換熱水爐。孫女士完全具備上海女士的精明,認為現在的熱水爐也是新的,沒必要更換。但最後還是耐不住騷擾,簽下了更換熱水爐的合同。當時的銷售者也信誓旦旦,說不會有問題。沒想到,到2007年,孫女士賣掉了房子,麻煩也來了。一年後,這家銷售公司找上門來,說是因為你沒有執行完五年的合同,中途搬遷,必須支付違約金。孫女士的辯護是,雖然我中途搬遷,但是設備還在,新的房主繼續使用。銷售公司的答複是,那也沒用,是我們與新房主之間的合同,不關你的事。最後,孫女士還是交錢了事。
如果按合同條款來說,銷售公司似乎是在執行合同條款,但卻是一種霸王條款。
作為新移民,生活在異邦,舉目陌生,因為語言與文化背景的關系,很多人在生活中上過無數次的當,吃過無數次的虧。因為作為移民生存不易,某些人道德的約束力下降,可能讓一些人的欺騙心理膨脹。對移民生活中的陷阱當慎之又慎,小心又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