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CECA演變為風暴 馬政府怎麼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7 15:03:01  


唉!這種政治風暴會形成,又豈是反對黨之過而已!
  中評社台北2月27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CECA,本來是一個經濟議題,卻演變成政治風暴,弄得政府官員聞CECA色變,甚至於原來使用的“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都要改頭換面。現在大家都還在打CECA的迷糊仗,但我們認為,政府部門應該反省,為什麼議題會演變成風暴?如果不能從中找出癥結,我們可以肯定,類似的情況還是會一次又一次的出現。 

  社評說,“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概念,早在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於二00五年訪問大陸,與胡錦濤總書記達成的和平五項願景中,其中第三項即是:“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所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只是落實這一項願景的具體作為而已。馬英九在競選時提出的經濟政見之一即是在WTO架構下,推動與各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或“全面經濟合作協定”(CECA)。由此可以看出,FTA與CECA實質上並無差異,所差者只是名稱而已,而之所以會有這兩種名稱,也是因為兩岸關係的敏感性所致。 

  社評指出,我們相信,馬英九當時的經濟幕僚對於簽署CECA的必要性、重要性與急迫性,必定有深入的研究,同時也說服了馬以及熟悉經貿的蕭萬長,才會列入政見之中。在正常的情況之下,新政府成立之後,應該迅即研擬CECA的實質內容,包括原則、時程、開放範圍與程度、機制等等,一方面聽取各方的意見,一方面向各界說明政府的構想。只要政府密集、理性的與民眾進行溝通工作,我們相信,即使反對人士非理性的抗爭,也不足以把議題炒成風暴。 

  不可思議的是,這一項政見在馬政府成立之後,好像內部出現了不同的聲音,而且這些不同的聲音,阻擋並且延緩了政府與民眾溝通的工作與時機。更糟糕的是,政府內部的歧見反而成了反對人士的資糧。從以上的分析可知,CECA會從經濟議題演變成政治風暴,原因有二:一是政府內部無法有效整合不同的意見,二是政府未能密集有效地與民眾溝通。 

  社評說,政府內部不同的意見,可以區分為幾種情形。一種是對CECA本身持保留態度者,這種情形牽涉到政治責任,那是去與留的問題,沒有打馬虎眼的餘地。第二種情形是對名稱持保留態度者,然而如果是名稱上的不同意見,不應該阻撓或延緩政府與民眾溝通的問題。雖然名稱未定,但應該有基本的方向與內容可以和社會各界溝通。我們相信,國民黨智庫以及經濟部門對兩岸經濟合作協定的內容應該有很深入的研究,就憑這些,已足以作為和民眾溝通的內容了。還有一種情形最可怕,就是假反對名稱之名,行阻撓CECA之實。如果有的話,就是這些人讓議題發展成風暴。 

  現在台灣有多少人知道CECA和FTA只是名稱不同而已?有誰知道CEPA和CECA的差別?又有多少人知道為什麼要簽CECA?恐怕連高學歷的人都很少。唉!這種政治風暴會形成,又豈是反對黨之過而已!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