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新醫改鑄造新輝煌 需破醫療特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5 00:15:33  


 
  在正式推出的醫改方案中,有幾大亮點尤其引人注目。

  首先是明確了新醫改方案的時間表,明確了從2009年到2011年,重點抓好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等五項改革,明確了從2009年開始,逐步在全國建立統一的居民健康檔案,明確了從今年開始試點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到2011年逐步推開。

  其次,新方案明確了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助標準將提高至每人每年120元,這將使這部分人群每年用於醫療費用的增量達到上千億元。目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財政補助水平為每人每年80元,由參保個人支付20元,籌資標準共100元,如今補助標準提高到120元,如果按照同樣的比例計算,那麼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150元,相當於提高了50%。雖然這個標準仍然不高,但在中國總算有了一個全覆蓋的起碼的醫療保障體系。

  再則,新方案披露了未來3年內各級政府預計投入8500億元。這一方面表示政府在社會分配上開始扭轉以往過分傾斜政府、傾斜權力、傾斜資本、傾斜管理的局面,開始向民生傾斜。另一方面,在當前經濟衰退的形勢下,3年8500億元加上因補助標準提高將給新農合方面及城鎮職工醫保帶來每年上千億元的擴容,也就是有1萬億元以上的資金投入醫藥行業,這對拉動正在衰退的經濟是大有好處的。並且,這個投入比那些工程投入更加有效、實用得多,不大可能產生泡沫的後遺症,因為它是真正落實到民生上,是貨真價實的擴大內需。

  過去,把關乎廣大人民身體健康和疾患恢復的醫藥行業,簡單地全數推入市場,導致所有藥品和醫療手段不斷漲價,無端加重了民間不應有的診療困難和痛苦。2003年春,肆虐中華大地的非典型性肺炎(薩斯),暴露出中國公共衛生體系的薄弱環節,學術界和政界開始反思1997年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到2005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報告稱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從總體上講是不成功的”,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翌年6月,國務院籌劃啓動了新一輪的醫改部署。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強化政府責任,嚴格監督管理,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中共十七大更將衛生事業列入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六大社會建設任務之一。

  顯然,醫療是一種社會保障,不是產業,基本上應該由政府承擔下來。不過也決不能回到以往那種“大勞保”的低效率時代。有專家認為,政府“包下來”,實際上應該是一種變相的“政府採購”,不同醫院之間、同一個醫院之內仍然應該有競爭,並適當引進市場機制,同時還應引入外部的“民意”考核。新的“醫保”方案要量入為出,西方福利國家的情況就是殷鑒。以中國現在的財政實力,若醫保設計不合理,也有可能會造成國家財政破產的。由於政府包幹的社會保險具有很強的剛性,推出後要加以減少,老百姓絕不會答應。因此,醫保和所有社會保險的覆蓋面要廣,但水平要低,不能讓社會保險成為進一步經濟改革的障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