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民周刊:經濟冬天 街上流行不景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6 14:42:24  


 

  “除了小額貸款公司,溫州的商業銀行改制也有大量民間資本進入。”周德文說已有先例,溫州龍灣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制為合作銀行後,4639名股東中4000多名都是農民,“2007年,龍灣合作銀行放貸40多億元,利潤1億多元。” 

  周德文說,除了上述兩個領域,一部分溫州游資還轉向了創投領域,分散在民間的資本集聚起來,扶持傳統行業和發展良好的企業。 

  “實體經濟遇冷,實體投資越來越難,溫州游資湧向創投,謀求高利潤,目前已經投資1500億元左右,成立創投基金數量多達300多個。” 

  周德文補充,除創投領域的這1500億元,資源性投資大概1700億元,民間金融領域大概900億元。 

  “這三大領域的投資力度應該還會繼續加大。”他估計。 

  36萬溫企艱難過冬 

  在大量民間游資回流的同時,溫州本土的傳統制造業也在想盡辦法收攏資金,其實,在這場金融危機來臨之前,溫州制造業已經感受到了步步緊逼的危機,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下降、勞動力成本上升,反傾銷……這些都讓低利潤勞動密集型的溫州產業遭遇困境。 

  金融危機爆發後,溫州制造業更加雪上加霜,為了盤活資金過冬,一些企業幹脆關閉部分廠房,將地皮轉讓、出租。溫州當地報紙上近期有關廠房轉讓和出租的信息中,大多是服裝、鞋業、輕工、電子等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 

  歲末年初,35歲的溫州人王斌站在冷清的車間內一籌莫展,2年前,記者來到這家擁有100多名工人的鍛造廠時,車間還是熱火朝天,現在已經停工,來自四川、雲南等地的工人,多數都已經回鄉或重覓工作,只留下了少數骨幹等待複工。 

  王斌此前的滿腔抱負遭遇重創,2008年初,他已經意識到了市場不景氣的苗頭,因此花了幾個月時間,與幾名好友重組各自的企業,建立一個股份公司,以便抱團應對危機。但蕭條來得如此之快,令王斌措手不及,“原材料大漲,訂單快速萎縮,生產意味著死亡,停工,可能就是慢慢等死”。 

  作為新組建公司的法人代表,王斌一方面在積極與國內某龍頭企業聯系,希望得到支持,另一方面醞釀技術升級,擴大生產。“是危機,也是機遇!就看你能否抓住!”王斌鼓勵其他股東。但是巨大的資金缺口卻成了他實現抱負的“緊箍咒”。 

  他開著皇冠轎車將記者帶到一處雜草叢生的荒地,這塊50畝的空地,是一個股東前兩年拍得的。“原計劃在這裡建一個廠房,但沒有資金,寸步難行。”王斌覺得很遺憾,這塊空地,現在不得不租借給一家廢舊鋼材收購公司做堆場。 

  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王斌整天奔走在各家銀行之間,為募得資金,他不得不一次次請客吃飯,托人情,求幫忙。“幾乎每天都喝醉。”王斌香煙一根接著一根,“每天早上起來,床上都是一把頭發”。 

  但是,由於宏觀調控,金融機構銀根收緊,王斌至今沒能貸到一分款,“現金為王,誰都不敢輕易投資”,他不敢輕易求助民間借貸,“月息高達6分,借了高利貸,一旦經營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與王斌的焦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溫州經營著一家追債公司的韓冰心情卻好得很,他告訴記者,2008年下半年以來,生意特別好,前不久分公司已經開到了寧波,紹興與杭州的分公司也在籌建中。 

  韓冰坦言,受國際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溫州中小企業普遍陷入困境,另一方面,無法從正規金融機構貸款的中小企業,不少被迫轉向民間借貸,因此債務糾紛劇增。“追債公司生意能不好嗎?” 

  周德文對此很感慨,他說,溫州市36萬中小企業,現在已有20%處於停工或半停工狀態,剩下80%的中小企業,大多也都面臨資金壓力。 

  據溫州市鹿城區鞋業行業協會反映,該區283家會員企業中處於停產、半停產的有47家,倒閉的有26家,合計占企業總數的25.8%。 

  “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中,服裝鞋帽與打火機、眼鏡企業相比,處境還不是最為困難的。溫州2007年還有3000家打火機廠正常生產,現在已經不到100家。”周德文說。 

  他焦慮地告訴記者,這種局面可能將維持兩三年,2008年上半年,溫州全市虧損企業數和企業虧損額同比分別增長32.6%和59.5%,其中外貿出口企業虧損額增長115.5%。 

  下半年的統計尚未出爐,周德文認為,如果沒有有力措施的出台,形勢將更加嚴峻。 

  400億元資金缺口 

  2009年1月,浙江省兩會期間,身為浙江省人大代表的周德文呼籲浙商抱團取暖度過難關,并進言給中小企業直接減稅。 

  他在接受本刊采訪時具體分析了造成溫州制造業困境的四大原因:“溫州75%的企業都有直接或間接出口業務,國際金融危機造成國際消費市場萎縮,訂單直綫下降。” 

  2008年,廣交會期間,溫州制造業的攤位訂單普遍下降了30%至40%,有些甚至下降了70%,乃至顆粒無收。周德文說,即便拿到訂單,由於匯率波動,美元貶值,企業也很難取得利潤。 

  “國際訂單爽約率以前很低,最多不過1%,但現在高達10%,不履行合同或拖欠貨款常有發生,不少企業外貿信心喪失。” 

  第二個原因是國內宏觀調控,原材料價格上漲。以金屬外殼打火機為例,原材料為鋅、銅、白金、鎳等,其中銅的價格從8000元/噸漲到了4萬元/噸,有的原料甚至漲了10倍以上。 

  周德文說:“新勞動合同法出台後,企業用工成本直綫上升,我調研過,一個工人一年可能增加9000元左右的成本,對於一個100人左右的企業,一年就是90萬元,企業增加15%甚至20%的成本,不少勞動密集型的企業難以承受。這是第三個原因。” 

  “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於銀根收緊,中小企業很難從正規的金融機構貸款緩解壓力。”他認為,創造了無數神話的溫州民營經濟現在已經處在了尷尬的十字路口。 

  溫州36萬家中小企業的資金缺口有多大呢?周德文的估計,2007年,溫州民間借貸資本是450億元,2008年的規模增長到了600億元,民間借貸再增加400億元,可能才會緩解資金緊張。 

  他說,溫州有一個習慣,債務不過年關。但是,有多少企業能挺過去呢?“小額貸款公司為降低風險,非常謹慎,他們也會選擇困難較小的中小企業。那些資金鏈條非常緊張的中小企業,反而可能貸不到款。” 

  這樣的情況下,多數企業最終還是不得不求助民間借貸,但民間借貸利息高得驚人,甚至高出銀行利率10倍。 

  下一個風向標 

  30 多年來,周德文一直在跟蹤研究溫州經濟模式,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參考,2008年年初,他在國內較早提出了中小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的預言。7月,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來溫州考察,在浙江省領導組織的座談會上,周德文向中央領導匯報了溫州企業發展的主要困難,并提出了四大建議:直接為中小企業減稅;加大金融對內開放的步伐,允許小額貸款公司加快試點,允許地方和企業發行債券,承認民間金融的合法性;三,加大投融資體制改革步伐;四,加快產業和資本轉型。 

  不久前,48歲的周德文被評為影響中國改革開放30年十大經濟人物,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協調中心主任袁普致電周德文,認為他“在特定的時期,為中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作出了特殊貢獻,值得全國中小企業贊賞”。 

  周德文的部分建議已被采納,如今,如何過冬成為溫州民營企業家的熱點話題。他說,在等待國家利好政策出台的同時,多數溫州企業正在研究對策,主動出擊,度過難關。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動蕩的國際市場降低風險,周德文說,很多溫州商人已經轉移戰場點擊查看QQ秀,開辟新的國際市場,比如南美、非洲、中東。“我們在歐美的銷售不斷萎縮,在巴西等地卻在上升。” 

  為降低匯率風險,溫州人幹脆抱團走出去,在國外建立自己的工業園區、專業市場。溫州民營企業大多為中小企業,開始走出去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自找門路,開商店、辦工廠,費用大,成本高,難以獨立解決許多困難,也不容易擴大影響抵抗國際風險。於是溫州人把在國內取得的成功經驗和運作方法移植到國外,建商城、辦工業園區。 

  周德文介紹,在“走出去”的同時,溫州企業也從經營輕工產品轉向了高科技和文化產業。溫州正泰集團將在西班牙加利西亞投資1.2億歐元,建設一座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不久前,一個溫州商人購買了阿聯酋國有電視台阿拉迪爾衛視;溫州樂清通領科技集團在美國亞特蘭大獨立投資1億美元,建立了一個占地約1300畝的高科技工業園區。 

  周德文這幾年來一直帶領溫州商人在國內外進行投資考察,他說,溫州企業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還在國內進行產業轉型、轉移,突破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瓶頸。 

  制約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的關鍵是生產要素成本的提高,以土地為例,溫州柳市鎮,工業用地地段稍好的要達到六七十萬一畝,而溫州市區,有些土地甚至高達300多萬元一畝。“但是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土地價格甚至一畝3萬元都不到。”周德文說,不少溫州企業都在考慮搬遷。 

  金融危機也給了溫州人警示,溫州人最初發家主要是靠國內市場的內需拉動,但發展至今已過於依賴出口,這也是造成溫州制造業在這一輪金融危機中如此被動的一個原因。 

  在擴大內需度過金融危機的大氣候下,溫州人又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經濟定位。從溫州游資到溫州本土制造業,對國內欠發達地區的投資和國內消費市場的關注度開始提升。記者認識的一名房地產商,不久前在新疆購買了1000多畝土地,准備進軍現代化農業。 

  “4萬億拉動內需,對溫商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周德文的辦公室每天都有很多外地來的招商引資的官員,排著隊希望他牽綫搭橋,一個上午,就接待了三名外地的市長。 

  “溫州的突圍,將再次發揮風向標的作用。”周德文說。- 

  山西煤老板三招過經濟嚴冬:謹用現金是前行根本 

  煤老板“過冬”三招 

  有人說,當前最“笑傲江湖”的莫過於山西商人。因為他們底子厚,多以經營煤炭為主業;愛存錢,自古憂患意識就很強。 

  在這個企業無米下炊、老百姓囊中羞澀的冬天,各路人馬都盯上了晉商的口袋。然而在“現金為王”的生存法則下,“煤老板”們在想什麼呢? 

  華爾街某投資銀行在新職員的入職培訓中,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記住,現金比媽媽還重要!” 

  這個冬天,比以往更冷一些。 

  經歷這個寒冬的中國,各行各業更“待見”現金。 

  如果你手中有現金,你就有了主動權——眼見購買力越來越強,出不出手要看心情;如果你手中有現金,你就有了選擇權——股票、證券、房子、車子……掃不掃貨要看市場下一步發展趨勢。 

  若問中國現在誰的手中現金最多?山西煤商,當仁不讓。

  山西商人的“錢”事“金”生 

  山西商人,自古就對現金有著不一樣的感情。 

  想當年,全國票號業最著名的十大財東中,山西就占了9個。山西人對現金的流通、交易有著最原始的敏感,他們喜歡而且更擅長和白花花的銀子打交道。 

  當今,山西省的煤炭資源奠定了很多煤商的財富地位,大家把煤商稱之為能源富豪。這個寒冬前,與現金有關的故事,主角大多和山西煤商有關:整個單元地買樓,一排排悍馬地買車,一麻袋一麻袋現金地購物——人們在驚呼的同時,或多或少都有一種“酸葡萄心理”。 

  如今,這種心理發生了直接的變化——現金為“王”,誰會和“王”過不去?人們爭先恐後和故事的主角“交往”:新的投資項目熱情邀約山西商人參與,私募基金游說山西商人加盟,房產商找山西商人看樓,新款豪華車型先給山西商人打電話熱情推介…… 

  但是劇情并不是順水推舟地簡單發展。素有“老西”之稱的山西商人對眼前的“熱情推介”興趣不大。他們悠閑地打牌聊天、游山玩水,甚至暫時停止生意——與其做著基本不賺錢的生意,何不留著可愛的現金“笑看雲卷雲舒”? 

  第一個故事:打牌等春天 

  某天中午,晉北的一個城市,幾位老板一起吃飯,一邊看著電視,說說地方上的事兒,說說新聞裡的事兒,關於煤炭或生意的話只提了幾句,好像那跟自己沒太大關系。 

  飯後,幾個人分別開車奔往同一個地方。幹嘛去?張立群說:“打牌。” 

  “做買賣就像農民一樣,春天就應該播種,冬天就應該休息。50多歲的人了,休息一下挺好。曬曬陽光,打打麻將,等春天來。” 

  農民,商人,或許其中有些聯系是天然的。經歷了最近幾年的能源價格上漲,山西商人手裡存了大量的現金。用張立群的話說,他的“身家一般,幾十個億而已”。而在這個冬天,山西很多的煤炭商人都在休息。天氣冷了,生意的空氣也冷了,價錢上不去了,跑來跑去也累,做生意也是瞎忙活。山西商人真的就像農民過冬一樣 ——休息了。現在張立群和他的朋友們,主業不是做生意,而是吃飯、打牌。隔天早上,他們會在洗浴中心碰頭,等到中午,他們又會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再吃個飯,再打個牌。 

  一個月前,京城不少人士都收到了一條短信:“晉商包機進京購豪宅 集中購300萬以上別墅”。據開發商稱,不到一個小時,就有三套別墅被三位晉商分別相中,當場進行了意向簽約。其背景被解讀為北京房價已經見底。相對別的投資方式,投資房地產更穩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