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帶來的尷尬
“回看60年來中國在國際社會遭遇的種種誤解,理想與現實的背離提示我們,應該及時、準確地調整對外的形象戰略。研究表明,國際社會希望接納的,是一個淡化軍事、政治色彩,凸現民族魅力的文化中國形象。”胡百精說。
其實,在世界大國的崛起過程中,以文化維度來塑造國家形象,是一個已被證明的普遍規律。早在1997年,英國企業界在政府支援下,發起以“最酷的不列顛”為主題的英國形象國際宣傳活動;1998年,日本政府提出“文化立國”戰略;法國則於近年提出“文化歐洲”的設想,謀求建立歐洲文化共同體。
相比於西方國家,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主要局限在自己的周邊地區。如韓國、日本和部分東南亞國家的漢語熱持續高漲,一批海外“孔子學院”開始建立併發展。
但這時候,除了冷戰思維導致的“政治中國”困境,以及所謂“經濟威脅”營造的“經濟中國”困境外,中國國家形象面臨的第三重困境出現了。那就是由傳統文化過度傳播、現代中國形象輸出不足帶來的尷尬。
談到這,不得不提一個人,張藝謀。
1988年,正是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一舉奪得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的最佳電影“金熊獎”。“我爺爺”和“我奶奶”的故事,成為不少西方人心中最初的中國印象。而他此後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更為中國的傳統與古老定格。
在西方人眼中,“神秘、迷、故事”往往是用來定性中國文化的暗語。據中國人民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調查顯示,“歷史源遠流長”(52.7%)與“文化神秘莫測”(34.6%),名列海外公眾評價中國形象的前兩位。
張藝謀早期鄉土氣息濃厚的電影,無疑中了西方觀眾的下懷。而長期以來中國以傳統雜技、京劇、民樂表演為主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自然也大受西方觀眾的歡迎。 “(因為)世界對於中國文化的想像,更多的停留在與西方百年啟蒙運動相對的‘鄉土社會’之上。西方人對中國現代文明的接近與體悟,或是藐視,或是回避。” 胡百精分析說。
因此,雖然海外公眾更熱衷於靠近並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但如果我們一味投其所好,帶來的潛在影響則是中國國家形象始終身陷 “傳統”“古老”的窠臼。“不少德國觀眾還是通過奧運會報道,才改變了中國還一窮二白,中國人還穿著統一的藍布衣服的印象。”德國電視一台的岳衡表示。
“我們需要構建的是一個文化中國。但在過程中要注意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均衡,避免出現兩者的斷裂。”胡百精解釋說,2008年北京奧運,提供給中國一次展現現代文明的良機。
有趣的是,同樣是張藝謀,20年後,他作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總導演,卻充分向世界展現了一個在悠久傳統中走向現代的和諧中國。“中國努力讓世界借奧運會了解的,以及將來構建中國國家形象的落腳點,正是這個。”胡百精告訴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