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譚耀宗:香港應不斷改善施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0 00:09:11  


 
  從國家來講,中國內地經濟發展以往高度依賴出口拉動,逐漸變成了最大的“世界工廠”。但是這種發展模式難以持久,在金融海嘯面前更暴露出缺陷。現在中國內地需要轉變發展模式,要以內需拉動經濟發展。這是一種發展戰略的巨大轉變,如果轉變得宜,會令中國內地整體實力有更大的提升。

  如果中國內地的經濟發展轉型成功,香港必定也會從中受益。

  香港要考慮跟上內地速度對自己有所調節

  劉迺強:香港與內地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您自己覺得香港需要有甚麼改進?

  譚耀宗:內地這些年發展很快,香港也要思考對策,包括如何跟得上內地發展的速度。由於香港在決策時要經過一個民主過程,是比較慢一些,因為甚麼事情都想考慮周全,樣樣要公平、要公開。例如我擔心一些跨境大型基建工程,可能內地的部分已經建成可以使用了,香港這邊還沒開工。民主過程是好的,但是我們要想辦法跟上內地的發展速度。就是說,香港也要考慮對自己有所調節。

  我們也都明白,香港的這種決策的慢,是民主的代價,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現;就是對公平追求較多,對效率追求得較少。香港顯得有些滯後,其中一個原因也是中國內地的發展速度的確非常快。作為一個大型經濟體,中國內地長達三十年的高速發展是世界經濟史的一個奇跡。

  對於未來香港的經濟發展,無論政府還是政黨,都需要反思。

  對金融海嘯,香港並不容易有多少作為,但是作為政黨也應該對此有所反思。就目前看,香港的表現並沒有那麼差勁,民眾的消費意欲還是很強的。而且香港政府儲備充裕,相信也不會到太差的境地。可能在立法會內,還基本上感覺不到這種危機,覺得只不過是個別市民遇到一些問題。

  香港人一貫都很有靈活性,從來都不會坐等政府的決定,自己便會有所行動。

  如果講香港未來的經濟,我認為還是要與內地經濟融合、互動,實現互助互利、相輔相成。香港地方狹小,未來一定要與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國融合,不斷改善自己,拓展一個更廣的生存發展空間。
 
  譚耀宗小檔案:

  香港出生,英國商業管理學會永遠榮譽會士,曾修讀澳洲國立大學延續教育部成人教育課程。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及民建聯主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