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譚耀宗:香港應不斷改善施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0 00:09:11  


 
  第二個特點是,議員們對政制問題的關注度降低,但是對民生、經濟、政府施政能力的關注度大大提高。因為人大常委會已經訂出相關推動普選的時間表,港人又是很務實的,所以此次選舉時政制問題不再是一個重要的話題,如今在議會內也是如此。大家已經擱置政制方面的爭議,為了爭取選票,民生、施政水準等問題成了焦點。

  大家對政府施政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議員參選的時候,也有很多對選民的承諾,當選之後需要兌現;加上近期金融海嘯影響廣泛,所以本屆立法會一開始就有很多有關民生、經濟的話題。由於議題很多,且都要代表自己的支持者發出聲音,所以新一屆立法會一開始,就可以說“百家爭鳴”。

  特區政府在管治上要與時俱進 薪金高做事少就會引起民眾反感

  劉迺強:增加問責官員反映了一種社會變遷的,理論上可以回應更多的問題,但是為甚麼反應很不理想呢?

  譚耀宗:政府最近民望下降是有諸多原因的,轉折點從政府的副局長、政治助理的任命開始。副局長、政治助理的任命,出於加強問責官員的責任性,在大原則上原本不是大問題,但是由於政府給政治助理的薪金比較高,副局長又出現國籍問題,這樣,國籍、工資問題引起輿論發酵,造成人們對政府有看法,對施政能力有批評。

  政府施政雖然是有自己的考慮,其實還可以處理得更好一些。但是有些人還是存有精英心態,對政策持續發展、資源承擔、政策轉變帶來的後果等方面考慮很多,但是對民情民意以及社會轉變考慮得少了一些,所以做出來的事有時與市民的期望有落差。
社會發展現在是很快的,香港民眾的觀念已經改變不少,因此政府在管治上也要跟上步伐。問責制理論上是能夠加強政府的管治能力,但是由於這種變動不是配套的,簡單而言上面變了,但是下面還是沒變,就導致了磨合不佳的問題。問責官員可能在做事的時候有政治、民意等多重考慮,但是對於實際操作的常任公務員來說,就擔心政策轉變會帶來好多後果。他們擔心達不到變化的要求,怕太多變化應付不了,所以寧可不變。

  無論副局長還是政治助理,都是局長的助手,基本上是局長讓他們做甚麼,他們就做甚麼。而為這些副局長、政治助理做實質的後勤支援的,還是原來的公務員。而從架構上看,這些新出現的副局長、政治助理,本身並不是率領公務員的,而那些既有的公務員其實並不想他們太多插手。

  如果副局長、政治助理只是遵循局長的指令做事,分擔一些工作,幫幫手。可見的好處是,如果局長暫時離開香港或者不在位置,會將權力暫時交給副局長,比以前直接交給某個不熟悉狀況的其他局長處理要好一些。某種意義上說,是因為當初將政治助理這個職位的層次擺得比較高。但是從目前的實際狀況看,他們能發揮的空間是有限的。當初如果將這個職位的層次放低,大家也就無所謂了。人們有意見,相當程度上是因為給他們的工資很高,但是他們能做的又不是太清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